摘要:
1.央行续作4000亿元1年期MLF利率下降5个基点。周二,人民银行公告称,今日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000亿元,与当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
2.中方阐述降低关税诉求,特朗普回应称尚未达成一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中美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同步等比率取消加征关税,这是达成协议的重要条件;贸易战由加征关税而起,也应由取消加征关税而止,至于第一阶段取消多少,可以根据第一阶段协议的内容来商定。对此,特朗普在接受记者访问时称,美国尚未同意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两国谈判还在继续。
3.猪价持续推升通胀,货币政策受限。10月CPI从9月的3.0%上升至3.8%,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01.3%,影响CPI上涨约2.43%。而10月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1%。对此,我们认为应该理性看待CPI的上涨,一方面,剔除猪价的整体通胀维持平稳,结合PPI看整体通胀维持在合理水平,猪价快速上涨仅来自于生猪养殖低存栏本身的因素。另一方面,11月以来猪价已经开始出现环比下跌,短期猪价的绝对值的高点已现,后续通胀演变路径已然可见。此外,预计明年通胀高点将出现在明年2月份,随后呈现缓慢回落的趋势。悲观估算猪价维持在55元/千克的水平,通胀的高点对应为5.1%,中性估算猪价回落至51.5元/千克(对应价比为0.72),则通胀对应在4.6%,乐观估计猪价回落至48元/千克(对应价比为0.68),则通胀对应为4.2%,目前来看出现中性估算的概率较大。
宏观大类:
上周中美双方降低关税的预期被特朗普所否认,同时10月国内CPI再度大幅走高,基于本轮猪价价格高点已现的基础上,我们判断明年2月将出现CPI的高点,预计在4.6%,在此期间内CPI的走高将限制宽松政策的空间,同时推动利率走高。在经济相对低迷,中美磋商又尚未能取得进展,而货币政策受限的背景,预计后续国内的权益市场将有所承压,利率走高利空债市。美联储降息暂缓以及QE对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有部分矛盾:共同点在于对利率、权益及经济预期都有所抬升,不同点在于QE利好商品,降息暂缓反之。由于商品主要受供需基本面影响,而当前经济整体偏弱,国内通胀走高,所以我们认为大类资产的排序为股票>商品>债券,另外还需要关注国内通胀对农产品的带动作用。
策略:美股>A股,农产品>工业品,债券/黄金低配
风险点:贸易摩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