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处于2009年3月以来的次低位。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本月PMI下滑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但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在大多数年份中,由于十一假期影响,10月PMI均较9月有所回落,但本月PMI各分项指数显示供需全面回落,预示10月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新订单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至49.6%,重回荣枯线以下。尤其是外需持续放缓导致新订单指数进一步下降。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1.2个百分点至47%,这预示着未来出口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供给方面,生产指数回落1.5个百分点至50.8%,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表明供给断也在走弱。
第二,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差值继续扩大,企业利润将持续承压。受国际油价回落及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影响,10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大幅下降1.8个和1.9个百分点至50.4%和和48%,加之高基数因素,预计10月PPI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此外,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差值连续两月扩大,反映企业利润空间持续收窄,预计企业利润将继续承压。
第三,在需求收缩和利润承压双重影响下,企业仍处去库存阶段。本月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至47.4%,达到4月以来最低点;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0.4个百分点至46.7%,连续四个月下滑;采购量指数回落0.6个百分点至49.8%,重回收缩区间。这表明在当前需求放缓和利润承压的情况下,企业生产动力不足,仍处于去库存阶段。
第四,宏观政策需持续发力,通过稳内需和减税降费助力经济企稳。针对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不断恶化所面临的内外需持续走弱和利润空间不断收窄这两大制约因素,宏观政策需从稳内需和改善企业利润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减速和贸易摩擦实质影响持续的情况下,稳住内需对于经济企稳至关重要,建议加大促消费力度激发消费潜力,并防止投资增速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增速过快下滑。另一方面,实施更大范围的减税降费,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而减缓企业利润空间收缩,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