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周度观察:“猪通胀”是推升利率的部分原因 还有风险偏好改善的因素
时间:2019-11-04 00:00:00来自:国金证券字号:T  T

一、“猪通胀”是推升利率的部分原因,还有风险偏好改善的因素

10月8日至10月30日,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11%上升至3.31%。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通胀预期的走高是收益率大幅上升的部分原因。从全球视角来看,同样时期内,不仅仅是我国收益率在上涨,主要国家国债收益率也转向上涨,而且我国收益率涨幅也并不是最大的,这些债券收益率上升的国家其通胀相对是比较低的。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通胀或者通胀预期并非推升国债收益率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好转迹象(中美将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以及英国脱欧局势逐步明朗背景下,美国、英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也在同一时期明显下降,风险偏好的提升是这一时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对于中债而言,也是如此。风险偏好改善下,风险溢价明显下降,风险资产表现优于相对无风险资产。从风险溢价来看,这一时期,我国民营企业利差中位数下降10bp,美国高收益债利差下降43bp,VIX指数下降8个点。除债券外,人民币、欧元、英镑、墨西哥比索、韩元、澳元相对美元的升值,标普500、金融时报100指数、法兰克福DAX指数、意大利ITLMS指数、东京日经225指数、新加坡海峡指数的上涨,以及黄金价格的下跌,均反映了风险偏好的改善,那么接下来很自然的问题就在于,当前风险偏好的改善是否具有持续性?从基本面来看,当前全球经济依然不太乐观。国内来看,基建、房地产建安投资对于总需求有一定支撑,Q4经济预计边际改善,但总体仍偏弱。当前基建总体的态度也是“托而不举”,年内回升幅度相对有限;当前建安投资还有一定支撑,预计随着期房建设的逐步竣工,也将在明年1月份左右逐步走弱;制造业投资也相对偏弱。海外来看,美国经济仍处于走弱阶段,虽然三季度GDP增速好于预期主要受到住宅投资的支撑,私人消费支出增速放缓,私人设备和建筑投资是实际GDP的主要拖累。对于欧元区和日本而言,外需是经济增速边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外部需求偏弱下,欧元区、日本经济难言乐观。当前风险偏好持续改善的基础并不强,这也是近期中债以及其他国家国债收益率回落的原因。对于中债来说,虽然CPI通胀并不是唯一影响因素,但也需要得到关注。从名义利率的分解来看,名义利率相当于实际利率与通胀预期之和,影响名义利率的是通胀预期,而非通胀绝对水平。当前猪肉存栏降幅已经开始收窄,出现边际改善迹象,但在未来一段时间猪肉绝对价格仍将处于高位,预计明年1月将是CPI同比高点,达到4%左右。如果猪肉价格上涨、推升CPI的幅度已经反映在预期内,那么对名义利率的进一步推升力度将相对有限。此外,核心通胀(扣除食品和能源)依然处于低位,与偏弱的经济基本面相符合。

二、全球央行观察

美联储:鲍威尔表示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可能仍然是合适的。

欧央行:部分委员表示欧元区经济前景偏向下行。

日本央行:黑田东彦表示低利率或更低利率水平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其他央行:巴西、沙特降息,加拿大维持利率不变。

三、文献推荐

预测衰退:金融周期与期限利差(BIS)。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剧造成全球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英国无协议脱欧造成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