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物价数据点评:左手结构性通胀 右手工业品通缩
时间:2019-10-16 00:00:00来自:民生证券字号:T  T

报告摘要:

9月CPI同比上涨3%,PPI同比下降1.2%,均符合我们之前预期。猪肉是通胀主要推力,核心CPI仍处低位,中国经济更多面临通缩风险。

重要信息一:未来猪肉可能会继续上涨,明年春节CPI有可能上升到3.5%以上

以衡量猪价长期走势的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来看,9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8.9%,相比8月多降1.5%,参照历史,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每下降1%,未来猪肉CPI指数同比上涨2%左右,未来猪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另一方面,由于非洲猪瘟影响仍在持续,叠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紧缺因素,猪肉补库存存在一定压力,短期内猪肉难有回落空间。我们预计猪肉价格上涨对CPI的冲击将持续到明年一至二季度,受此影响,明年春节CPI可能上升到3.5%以上。

重要信息二:CPI主要是食品上涨带来的结构性上涨,经济通缩压力更大

食品价格上涨11.2%,影响CPI上涨约2.21%,贡献了CPI上涨3.0%中大部分比重,其中单猪肉上涨就影响CPI上涨约1.65%;非食品价格上涨1.0%,仅影响CPI上涨约0.8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刨去猪肉上涨及猪肉上涨带动的食品类价格上涨,我国CPI上涨压力整体不大。另一方面9月PPI同比下降1.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0%,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1%,走势较为分化。PPI持续处于负区间。总体看,中国经济面临的并非通胀风险,更多的还是通缩风险。

重要信息三:油价下跌风险或导致PPI继续走低

当前来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使对原油的需求量在下降,尽管短期受供给扰动,但中长期来看油价走势可能继续疲软。在9月PPI数据中,主要行业中,降幅扩大最大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分别下降13.4%和下降9.6%。如果未来油价进一步下降,或导致我国PPI进一步走低,带来输入性通缩。

未来展望:供给受限引起的结构性通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宜高估

当前CPI上涨呈现出典型的结构性通胀特征,尽管猪肉价格和食品价格高企,但核心通胀一直保持低位。9月核心CPI同比1.5%,仍然是2016年3月以来的低位。整体CPI和核心CPI之差达到1.5个百分点,为有数据以来最高。与此同时,PPI持续处于负区间。总体看,中国经济面临的并非通胀风险,更多的还是通缩风险。我们判断,货币政策既不会因供给受限引起的单一物价上涨而收紧,也不会大水漫灌再度推高风险和固化结构扭曲,方向上仍有边际小幅宽松空间,时点上需等到政治局会议之后。

风险提示:油价下跌超预期,猪价上涨带动食品类价格全面上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