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0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了9月份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进口增速分别为-3.2%(前值-1%)和-8.5%(前值-5.6%)。出口增速下滑除了基数偏高的影响之外,也反映出外部需求相对疲弱;进口金额增速的超预期下滑主要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同比增速下滑的影响,但是可能也意味着短期的内需仍然维持在弱势状态。
投资要点:
出口增速下滑反映出外需疲弱。虽然高基数对于出口同比增速构成拖累,但是同比增速的下滑仍然显示出外部需求走软。分国别来看,对美国出口在基数正常的情况下从前月的-16%进一步下滑到-21.9%,说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冲击相当显著。对欧元区和日本的出口增速也有所下滑,虽然有基数方面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反过来,对东盟、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略好于发达国家。从品类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都出现了下滑。
进口增速弱于预期。在去年基数偏低的情况下,进口增速仍然下滑弱于市场预期。从包括铁矿石、原油、集成电路等一些主要进口商品来看,其价格同比的下滑是进口金额增速弱于预期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考虑基数效应之后,主要进口商品进口数量的增长或者偏弱,或者仅有较小的反弹,可能说明国内需求仍然维持在偏弱的状态,短期或难言内需反弹。
出口仍将维持弱势,进口在年底有望反弹。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美国不对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进一步加征5%的关税对于出口而言是正面消息,但是在美方关税已经较高且全球经济面临放缓的压力之下,出口增速可能仍有下行空间;10月份基数偏高,进口增速或有一定下行,但是伴随着内部需求的企稳,仍有望在年底出现反弹。
风险提示:经济低于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中美关系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