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中美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特朗普总统表示,双方可能在未来几周内确定第一阶段协议文本,并继续推进后续磋商。
美方将暂停进一步提高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根据美国白宫网站公布的会议记录,美方将暂停执行原定于10月15日将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从25%提高到30%的计划。目前,美方仍计划于12月15日对3000亿美元清单中第二批商品加征15%关税,中方仍计划于12月15日对750亿美元美国商品中的清单二部分加征5-10%不等的关税并恢复对美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如果中美经贸磋商进展顺利,这些进一步加征关税的计划也有可能取消。
中国可能大幅增加对美农产品购买。根据白宫公布的会议记录,中国将在未来不到两年内购买每年400-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2012-2017年美国向中国年均出口农产品210亿美元,2018年大幅下降至86亿美元,2019年1-8月累计77亿美元。如果中国大幅增加对美农产品购买量,中国对美国进口总额也将回升。中国增加农产品进口也将有助于缓解国内食品价格上涨压力。
中国继续扩大金融业开放。中美双方的报道都提到了金融服务,开放金融业也符合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方针。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谈判细节有待披露。根据美方公布的会议记录,双方在第一阶段谈判中就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将在后续阶段谈判中继续磋商。美方公布的会议记录提到将形成一个详尽的磋商程序。双方如果达成可操作的争端解决机制,将为下一阶段谈判确立基础。
人民币汇率可能企稳回升。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企稳,而本轮中美经贸磋商也包括了汇率议题。如果双方暂停12月15日加征关税的计划,甚至部分取消前期加征的关税,人民币汇率有可能较当前水平出现升值。
外部不确定性暂时缓解有利于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稳定。年初以来,中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4%,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8.9%;同期,美国对中国2500亿美元商品进口同比下降28.6%)。外部不确定性暂时缓解有利于外需企稳,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然需要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