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回顾:国庆长假期间国内外经济与资本市场状况述评
全球经济继续下行,政策继续处于降息潮之中。国庆期间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中新增非农就业和工资增速低于预期,而美欧日制造业PMI继续走弱,并明显低于荣枯线,显示全球经济继续下行。而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各国央行继续降息。不仅美联储降息预期继续上升,年内降息预期在1-2次。而且澳大利亚、印度等央行在本周继续降息,均是今年以来多次降息的延续,全球政策继续处于降息潮过程中。
国内经济弱平稳,短期冲击退出后或再度走弱。9月制造业PMI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至49.8%,结合高频数据来看经济处于弱平稳状况。从需求面来看,前期地方债集中发行推动近几个月基建投资小幅回升,在地产投资尚未明显下滑之前支撑整体需求保持平稳。另一方面,近几年多次出现的经济数据在季末上升的状况在9月可能再度出现。因而9月实体经济数据可能保持平稳甚至小幅改善。但从趋势上看,这种回升难以持续。结构性政策下信贷社融将延续同比收缩态势,实体信用收缩趋势下,需求将继续放缓。而由于今年地方债额度已经基本用完,明年提前下发的额度落地尚需时日,最早也会在4季度后半段,因而地方债对基建的支撑将在4季度减弱,季末因素退出后经济数据将在10月份再度走弱,经济依然处在放缓趋势中。
国际股市在国庆节期间基本平稳,但外部利率下行明显,人民币离岸汇率小幅升值,随着沙特复产,原油价格显著下跌。国庆节期间国际股市基本平稳,虽然期间有波动,但本周美国三大股指累计涨跌幅均未超过1个百分点,变化幅度有限。而海外利率却明显下行,特别是美债,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本周累计下行17bps至1.52%,再度回到8月末9月初的低位附近。美元指数基本平稳,人民币离岸汇率小幅升值,节后在岸或将随之小幅升值。而随着沙特原油复产预计需求走弱,本周原油价格明显下跌,WTI原油价格累计下跌6%左右至50美元/桶附近,其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有限。
债券配置价值再度出现,10月债市或有明显行情。9月受通胀预期回升、央行货币政策持续审慎、最后一周地方债集中发行以及海外利率上升影响,债市出现了一波调整。但进入10月份,几个因素将共同推动债市走强。首先,季末流动性冲击退出后,流动性将趋于宽松,虽然央行可能继续审慎,但考虑到央行回笼流动性主要依赖停止续作到期的逆回购,而10月到期逆回购规模有限,央行重启正回购可能性不大,因而流动性将再度宽松;其次,通胀预期有所改善,9月下旬食品价格回落和猪肉价格涨幅收窄缓解通胀压力,同时油价回落,通胀预期改善;再次,海外利率在9月前半月上升之后再度在下半月回落至9月初的低位,而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上升,这为国内利率带来更大下行空间;最后,10月将进入地方债发行空窗期,利率债供给减少也将带动利率水平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