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据新华视点,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相关方面获悉,日前美方公布了三份对中国加征关税商品的排除清单,涉及400多项商品。中方支持相关企业继续按照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自美采购一定数量大豆、猪肉及制品等农产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继续对上述采购予以加征关税排除。中方有关部门表示,中国市场容量大,进口美国优质农产品前景广阔,希望美方继续与中方相向而行,为两国农业合作和其他领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2.央行行长易纲回应“是否降息”:中国货币政策取向应当是以我为主,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稳健的取向和加强逆周期调节,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总体判断是中国经济运行还是在合理区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空间还比较大;并不急于做出比较大的降准或量化宽松举措。易纲回应发行“数字货币”称,已取得积极进展,现在没有时间表。
3.财政部部长刘昆回应“未来减税降费会否加大规模”:将根据减税降费的实施效果评估调整政策措施。
4.刘昆:1-8月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比去年提高34个百分点,预计9月底地方债将全部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户到项目上,形成实物的工作量。
5.发改委副主任:要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券部分新增额度,重点用于交通、能源、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物流、产业园区等领域,确保早日见效。
6.美国9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为-9,前值1,预期1;美国9月大企业联合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5.1,前值135.1,预期133.5。
宏观大类:
美国总统特朗普或遭受弹劾调查,叠加美国9月大企业联合会消费者信心指数超预期下跌,美股出现明显回落。但是考虑到全球宽松潮正在开启,超低利率环境以及流动性宽松预期将继续提振全球风险偏好,且中美双方也讨论了关于10月磋商的具体安排释放了偏积极的信号,我们不妨对权益市场在短期内保持乐观。利率方面,由于全球利率前期计入过多降息预期,降息的逻辑以及鸽派的预期短期内对利率的利多影响或并不明显,同时考虑到通胀预期的升温以及避险情绪的回落,我们认为利率在短期内仍有反弹风险。商品方面,在商品需求转弱的大环境下,强势商品更加依赖于供给侧的变化,投资者需更多从供给短缺层面寻找逻辑支撑。
策略:A股>美股,有色>黑色,债券/黄金低配
风险点:贸易摩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