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点评:货币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
时间:2019-09-05 00:00:00来自:字号:T  T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用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1。货币政策方面,会议要求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方面,会议确定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的措施:首先,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其次,会议确定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扩大并明确了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重大基础设施领域范围。

内外需增长下行压力加大,随着全球央行货币放松的进程加快,中国货币政策适当宽松的时点也渐行渐近,尤其是降准及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央行近期完善了贷款基础利率(LPR)报价的定价机制,并于8月20日首次公布调整后的LPR定价2。新的1年期LPR挂钩1年期MLF利率,但央行在8月26日续做到期MLF的时候并未调整其利率,1年期MLF利率持平于3.3%。在当前信贷周期快速走弱、名义增长减速的宏观环境下,货币政策有空间、且有必要适当宽松,以引导实际利率及有效融资成本下行3。我们维持年内还将降准150bp、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30bp的预测不变。

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及基建项目的现金流压力,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信贷周期的下行压力。国常会扩大并明确了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重大基础设施领域范围,包括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会议要求,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此外,以省为单位,专项债资金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占该省份专项债规模的比例可为20%左右。2018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自2019年至2022年,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债限额(包括一般债和专项债)。据此推算,理论上提前下达的明年专项债额度最高可达1.29万亿元。

政策调整宜早不宜迟。7月货币信贷环比增速明显放缓。8月整体经济景气度仍然偏弱,虽然出口增长可能受到“抢出口”效应的短期支撑,但是内需指标继续走弱,尤其是地产相关指标。我们维持我们近期的观点,鉴于增长与通胀动能均显乏力,更早的政策逆周期调节不仅更有利于及时对冲下行压力,也对稳定预期大有裨益。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