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事件点评:全面降准可期 降息尚待四季度
时间:2019-09-05 00:00:00来自:字号:T  T

2019年9月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确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措施,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

全面降准可期,降息尚待四季度

会议指出,要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7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范建军曾撰文指出,应通过降准或扩大央行再贷款,将同业市场加权平均利率尽快拉低并稳定在1.5%以下,从而提升名义总需求。根据历史经验,央行或将在1到2周内全面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MLF下降尚待四季度。原因有四点:第一,中国经济的问题根源在于投资效率不足,而非投资总量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投资效率。第二,降息的作用在于以消费减少为代价,促使更多资源流向高效企业。降息无法解决投资低效率问题,反而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高杠杆。第三,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降息应待LPR应用得到落实,四季度为较好的降息时间窗口。第四,人民币贬值与降息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小幅回升,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见效仍待明年

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见效仍待明年,基建投资有望小幅回升。会议指出,根据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部分专项债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要确保9月底前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加强项目管理,防止“半拉子”工程。按照“资金跟项目走”,专项债额度向前期准备充分的项目和今冬明春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倾斜。

受益于专项债资本金新政,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小幅回升。《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剖析及增速预测》指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及相关监管对城投企业融资和PPP融资具有一定制约。《政府投资条例》实施后,通过BT等模式形成的隐性政府债务或将大幅缩减。土地出让收入决定了政府性基金对基建的支持力度。若去掉资金来源与基建投资完成额之间的历史差异,则在中性、乐观、悲观三种情景下,2019年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3.4%、5.7%和1.4%。该预测本就假设资本金不受影响,故专项债资本金新政对基建投资全年增速影响较小。

逆周期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把做好“六稳”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办好自己的事,用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要压实责任,增强做好“六稳”工作的合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6.2%。

政策进、经济退,股市仍为结构性行情

虽然积极财政政策托底经济,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小幅回升,但受房地产和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影响,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小幅回落,三季度GDP增速将回落至6.1%。经济退、政策进,股市仍为结构性行情,周期板块短期内受益于政策刺激,中长期仍看好大消费和科技创新板块。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等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