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创新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加强预期引导,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处置风险的节奏和力度,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
2.央行: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运用好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加大对养老、教育、健康等新消费领域,以及创业创新、科技、文化、海洋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3.央行:展望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突出矛盾,对此要客观认识、理性看待,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办好自己的事;物价形势总体较为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水平受到供求两端影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动态变化需持续监测。
4.中国7月CPI同比上涨2.8%,为去年2月以来新高,预期2.7%,前值2.7%。1-7月平均,中国CPI同比上涨2.3%。中国7月PPI同比下降0.3%,预期下降0.1%,前值为0。1-7月平均,中国PPI同比上涨0.2%。
5.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元过于强劲损害了制造商的利益,美联储需要再降低点利率;希望美联储再降息100个基点,希望FOMC停止量化紧缩;不会使美元贬值,不需要。
宏观大类:
人民币汇率的破“7”触发了市场关于风险的敏感神经,大类资产本周的表现仍然是以避险为主。权益方面,由于中美经济周期的错位,在短期风险释放后我们认为A股相对美股更加具备博弈反弹的基础,而美股在鹰派降息落地后则存在基本面下行的风险。利率方面,央妈放任市场力量推动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或为货币宽松打开了空间,中债利率触碰3%关键点位上沿,后续能否突破下行或需要央行进一步的降准操作。商品方面,PPI向下和CPI向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工业品的通缩和食品项的通胀压力。值得注意的是,猪价在本周继续快速上涨,类滞胀的宏观环境下我们也仍然看好农产品的未来表现。
策略:农产品多配,工业品低配;A股中性,美股低配;利率中性风险点:经济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