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破7”的近景与远观-热点观察
时间:2019-08-06 00:00:00来自:字号:T  T

事件:8月5日,在岸和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为2008年4月以来首次。

核心观点:

“7”不是人民币汇率必守的底线,汇率“水位”涨落在政策框架之内。此前,央行行长易纲曾表示,人民币弹性增强是非常有益的,央行将继续采用市场化机制。央行前行长周小川也曾指出,“7”不见得要当作汇率的底线,人民币汇率也不必过分关注所谓的整数位。在当前货币政策框架之下,汇率“涨落”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效的正向反馈,是否破“7”不会作为央行政策调控的参照标准。

破7在意料之中,是对美突发性提高关税的反应。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维持着“谈判顺利则升值、谈判遇阻则贬值”的走势。8月2日,特朗普再度提出对从中国进口的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经计算,为完全对冲该关税对美出口价格影响,人民币汇率需贬值至7.6以上。当前人民币汇率破7可部分缓解中国对美出口压力,但这种贬值压力是对中美经贸关系恶化引发出口下降、经济下行的反应;以主动贬值应对中美博弈对资本流动预期、汇率贬值预期和进口企业等负面效应巨大,并非政策的合意情景。

中美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从分化走向一致,破7后短期贬值压力可控。中国本轮经济下行斜率已经开始放缓;美国经济虽具韧性,但经济基本面向下拐点确认意味着弱美元长周期的开启。对应基本面的变化,7月美国开启降息周期,中美货币政策从分化走向一致,中美利差相较于2018年底已经出现明显回升。与此同时,我国对资本流动仍然实施着谨慎管理。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因素仍将对一国汇率走势产生决定性影响,考虑到全球经济增速的趋势性放缓以及中国经济内在的韧性,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破7后的贬值空间有限,且仍将在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基础上保持稳定。

破7后汇率弹性有望加大,货币宽松空间或随之打开。此前受中美谈判影响,人民币汇率不破7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央行货币宽松的空间,如果汇率死守在7以下的水平,央行进一步降准的空间是受到限制的。因此,随着人民币汇率在破7后有所贬值,央行降准的空间也进一步打开。而未来随着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上也将更多以内部为主。

风险提示:中美经贸形势变化,国内政策调整超预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