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周报:去杠杆政策“新变化”
时间:2019-07-23 00:00:00来自:字号:T  T

报告要点

热点:结构性去杠杆政策加码,制度改革和政策进展“新变化”,彰显定力不改

5月以来,去杠杆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政策举措更加立体多元,在政府、实体和房地产领域均有体现。针对政府,强调“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针对实体,提出“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措施”、“建立健全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房地产领域,则收紧信托和境外债发行等融资渠道。

去杠杆政策加码,与近期宏观杠杆率大幅抬升、资金向基建和地产领域过度集中等有关。今年1季度,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大幅抬升4.8个百分点,2季度进一步上升1.1个百分点,各主要经济部门杠杆率普遍上升。宏观杠杆率明显上升的同时,资金流向结构也存在一定失衡,向基建、房地产等领域过度集中。

与以往不同,在政府和实体企业去杠杆政策加码的同时,更加注重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政府方面,通过政府投资条例、央地财政事权划分等制度的配套组合,加强政府融资监管,明确财政支出责任。实体企业方面,通过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推动市场化债转股等制度创新,化解存量债务、推动杠杆率下降。

针对资金过度向房地产领域集中的问题,则普遍收紧融资政策,以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加速结构转型。5月,银保监会出台“23号文”,加强金融机构房地产融资监管;7月以来,房地产信托政策持续收紧,发改委要求房企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特定债务。通过融资端的约束,推动产业供给侧改革,加速结构转型。

结合去杠杆政策最新变化来看,调结构仍为政策重心,结构性去杠杆助力旧经济出清和新经济培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背景下,政策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增长更多是为调结构创造相对平稳的宏观环境,调结构才是政策中长期方向。与此同时,政策支持引导资金流向新经济领域,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高频数据:蔬菜价下跌,猪肉价上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商品期货大多上涨

【通胀观察】猪肉价格上涨2.7%,预计7月份CPI同比增速或在2.6%左右。

【汇率表现】美元指数收于97.12、上涨0.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于6.88。

【大宗商品】南华商品综合指数上涨1.5%,贵金属指领涨、周环比涨幅4.6%。

中观行业:高炉开工率回升,发电日均耗煤量上升;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

【下游】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周环比上升2.2%,土地供应量价齐升。

【中游】全国高炉开工率上升0.7个百分点至66.7%,水泥价格环比下跌0.5%。

【上游】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上升,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格下跌6.4%。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