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央行公布了6月社融与货币数据:
6月社融增长大超预期,专项债发行再加速。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722亿元。与上月相比,本月社融规模大幅增长8647亿元,大幅超越市场预期。6月社融的大幅增量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增速的再提升。本月,地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35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60亿元,较上月增加2328亿元。今年上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速度明显较往年加快,这主要是因为今年地方债限额提前下发,导致了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从往年的五六月发行提前至今年1月。另外,财政部要求地方在9月底前完成新增地方债发行任务。这都使得今年地方债尤其是新增债券发行明显提速。但是,随着发行额度的减少和错位效应,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将很难继续拉动社融增量;
同时,本月表外融资规模收缩幅度较往年有所减少。去年6月表外融资规模缩减6915亿元。而今年6月,表外融资规模缩减2124亿元,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从其他分项上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7万亿元,同比减少69亿元,较上月增加4862亿元。企业债融资增加1290亿元,较5月大幅提升814亿元,但不及去年同期;
M2保持稳定,M1继续回升。6月M2同比增长8.5%,与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保持稳定。本月M2同比增速主要受到财政存款同比增速提升的拉动。同时,6月M1同比增速回升,从5月的3.4%回升至4.4%。这主要是因为6月地方政府债发行速度加快,促进了M1增速回升;
信贷需求回暖,但仍不及预期。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1.66万亿元,较上月增加4800亿元。但仍低于市场预期,并且较去年同期减少1800亿元。本月信贷数据的回暖,主要来自于企业贷款的增加。6月企业贷款增加9105亿元,较上月增加3881亿元,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表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依然表现疲软。在居民贷款方面,本月依旧是居民中长期贷款支撑了居民贷款的增加,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858亿元,这表明居民购房需求依旧维持在高位;
数据增长表现良好,但仍需关注结构性问题。本月数据总体而言表现良好,但在结构上仍然存在一定隐患。首先是地方专项债发行逐渐减少,社融高增长将难以维续。其次是目前的信贷需求还显示,企业对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不具有信心,信贷增长还在依赖居民购房需求。未来,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可能依旧保持稳定,央行不会轻易采取降准的方法稳定经济,结构性的调整才更加关键。
风险提示:信用传导效果不达预期;经济失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