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评6月通胀:CPI难挡降准降息 PPI下半年仍有韧性
时间:2019-07-11 00:00:00来自:字号:T  T

事件:中国6月CPI同比上涨2.7%(预期2.7%,前值2.7%);PPI同比上涨0.0%(预期0.2%,前值0.6%)。

核心结论:

1.6月CPI上涨主因食品价格上涨和翘尾效应,预计7月仍将维持高位,但难“破3”;PPI进入下行通道,需关注其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6月CPI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影响CPI约1.58个百分点,鲜果(0.71)和猪肉(0.45)是主要因素。鲜果涨价主因极端天气拖累库存、产量和运输,预计后续涨幅受限。供应偏紧推高6月猪价;往后看,随着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快速去化对今年下半年生猪供应的拖累逐步显现,三季度开始猪价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受成品油调价影响,6月交通燃料价格大幅下滑,带动非食品分项同比增幅收窄。

全年CPI:预计7月CPI同比在2.7%-2.8%,高基数下8月和9月回落至2.5%下方,四季度再小升(警惕猪瘟导致猪价大涨,抑平CPI回落幅度)。全年看,除非油价超预期上涨,否则年内CPI难“破3”。

6月PPI涨幅缩窄主受生产资料拖累,反映内外需均走弱。6月PPI同比上涨0.0%,涨幅较5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上游采掘业和原材料环比增速大幅回落,在国际油价下跌情况下,石化产业链降价明显。

全年PPI:下半年PPI趋落,三季度末迎来最大跌幅,四季度末再度小升。PPI-PPIRM同比缺口连续两个月回落,企业毛利压力增大。

2.综合下半年通胀走势,历史上通胀和货币政策的关系以及我国货币派生的特点,再叠加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我们认为,CPI尚难制约货币政策,下半年降准降息可期(不排除降基准利率)。

其一,2019年下半年通胀料难大幅上行,为货币宽松进一步释放了空间。其二,回溯2004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周期,通胀不大幅上行,就不会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宽松。其三,受我国融资结构和居民财富结构影响,“货币超发”未必同步同幅推升通胀。

3.本轮PPI的统计数据层面“工业品通缩”不同于2012-2015年的工业通缩,得益于基建回升和资源品的成本刚性,下半年PPI仍有韧性:

内需层面来看,专项债新规发布,基建对冲发力可期;年初以来房地产超预期韧性,高频数据显示短期房地产投资尚难大幅下滑,预计对内需形成一定支撑。

2018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杠杆率走高、库存走低,叠加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上游行业产能利用率和企业经营效率,PPI具有成本刚性,将抑制PPI下行幅度。

风险提示:国内猪价快速大幅走高;油价超预期上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