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全球货币宽松预期又起
时间:2019-06-11 00:00:00来自:字号:T  T

本周宏观经济主要变化如下:

1、全球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的苗头凸显。鲍威尔表示将“采取适当行动”应对贸易战带来的风险;芝加哥联储召开的一场货币政策研讨会上,与会的顶尖学者和联储官员已开始辩论如何设计未来的资产购买计划;特朗普周五再次呼吁美联储降息,称如果不加息美股将比现在高一万点;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相继降息。在此形势下,周二开始美股反弹、美债收益率企稳、周四开始原油价格反弹,全球避险情绪有所降温,但黄金价格依然大幅攀升,铜价进一步下跌。可见,市场倾向于认为新一轮宽松有助于缓和经济下行压力,但追寻贵金属以抵抗持续放水导致的货币贬值担忧。

2、工业生产边际回升,工业品价格趋弱。本周六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量同比跌幅收敛。注意到今年以来火电占发电量的比重较往年同期明显下移(3、4月下降约3个百分点),发电煤耗所反映的工业生产活跃度稍有低估。本周南华工业品指数继续小幅回落,CRB现货综合指数显著下挫。预计5月PPI同比小幅下降至0.6%,并随着经济下行和翘尾因素走低而于下半年转负。今年食品价格上涨多隐患叠加共振,稳定食品价格水平已成为高层关切,关注中秋节前后(9月中旬)猪肉价格启动暴涨的可能性。

3、包商银行事件的潜在影响延续。从资金利率来看,R007与DR007利率均回落至7天逆回购这一政策利率之下,整体流动性已回归宽松。但从同业存单发行情况来看,包商银行事件的影响仍在延续。截至周四,AAA级主体同业存单发行成功率已回升至92%的事件前水平;AA+级主体发行成功率继周一短暂修复后,再度下降至23%的低点(事件前为80%左右),AA及以下主体情况类似。周末央行和银保监会再度出面安抚市场。当前信号显示,政策上维稳流动性和尽快化解问题的意愿较为明确,6月出现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

4、本周债券市场继续小幅上涨,30年期超长债大幅下行,体现市场对长期经济预期更加悲观。当前债券市场对通胀、流动性及宽信用的担忧仍然较强,导致债市预期不明朗,走势较为纠结。然而,本周中债登数据显示,5月尽管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但境外机构依然增持了人民币债券753.25亿元;债券通口径的债券境外持有量增加1093亿元。可见,人民币汇率贬值并未从根本上削弱外资流入中国市场的意愿,这可能增强海外利率下滑对中国债市的传导。

5、年中购汇压制人民币汇率。本周美元指数显著下挫,理应为人民币汇率提供良好支撑,但本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震荡收贬。可能主要受到年中实需购汇较为集中的影响,加之周五易纲行长称,不认为某一个具体数字会更加重要,打开人民币破7可能性,周五离岸人民币汇率或主要受此影响而再度走贬。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