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4月,财政数据较历史同期首次出现赤字,主要由于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同时减税降费导致财政收入减少。2019年1-4月财政赤字3016亿元,其中财政收入72651亿元,同比增长5.3%,自2月以来持续收窄;财政支出75667亿元,同比15.2%,2月以来持续走扩。从以往年份比较来看,自2000年以来,财政赤字一般出现在下半年,而今年财政赤字的月份提前,意味财政政策节奏明显前倾,对稳定上半年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财政收入方面,受减税降费影响,税收收入同比增速下滑,全年财政收入压力较大。2019年税收收入明显下滑,同比持续收窄。从4月当月同比看,主要税种中除增值税受3月集中开票、4月集中入库导致同比大增外,消费税和企业、个人所得税均明显转负。若以全年19.25万亿元的财政收入预算目标计算,4月以来完成财政收入预算目标的37.7%,减税降费背景下,全年财政收入压力较大,需要通过财政预算四本账(一般公共财政、国有资本经营、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之间的相互划转来平衡。财政支出方面,科学技术领域支出同比持续增长,基建领域维持高位但边际上有所减弱。从财政支出分项上看,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速38.5%,前4月累计同比持续上升;交通运输同比增长33.1%,前4月累计同比维持高位,但同比增速趋降;城乡社区事务同比23.3%,同比保持稳定;节能环保同比增长26.6%,同比趋降但整体维持高位。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基建领域,但增速有所放缓;此外,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持续上升,表明政府正在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未来看,财政收入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同时在预算约束的条件下,财政支出增速也会放缓;但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不一定会减弱。现阶段,财政收入有所支撑的主要原因在于增值税高增,但增值税回升主要由于3月集中开票等技术性因素所致,未来不可持续,今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减税降费规模大约为2.4万亿元,其中企业为2.0万亿元,居民为4000亿元,减税压力下,财政收入增速将会持续下降。此外,2019年全年安排财政支出预算23.5万亿,1-4月完成预算目标的32%,剩余15.94万亿与去年同期差距不大(同期剩余14.33万亿),因此受制于支出预算约束叠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增速也将下滑。不过,减税降费对企业盈利和消费的刺激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影响,下半年减税降费的效果有望得到显现。
中观层面,6月生产依然偏弱。从需求来看,6月以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同比由涨转跌;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跌幅扩大,土地成交总价同比涨幅收窄;截止5月31日乘联会汽车零售同比跌幅收窄。从生产来看,6月以来六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同比跌幅收窄;全国高炉开工率均值同比下行。从价格来看,6月以来水泥价格均值上涨,原油和有色价格均值下跌,预计6月PPI环比为负,PPI同比可能转负;6月以来猪肉和水果价格均值上涨,蔬菜价格均值下跌,预计CPI环比小幅上涨,CPI当月同比维持高位。
金融市场方面,资金价格下降,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全球股市分化,国内工业品价格整体下跌。货币市场方面,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2830亿元。资金价格下降,资金面有所放松。债券市场方面,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期限利差持续收窄,信用利差持续走扩。外汇市场方面,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美元指数下跌,即期市场交易量下降。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方面,全球股市分化,黄金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上涨,国内工业品价格整体下跌。
风险提示:财政宽松力度不足、货币政策过紧、信用进一步收缩、房地产行业出现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