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价微跌24基点 静待政策对冲效应显现
时间:2018-11-01 00:00:00来自:中证网字号:T  T

中证网讯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波动下行走势。11月首个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9670元,较前值下调24基点,虽续创逾10年新低,但下调幅度低于预期。市场人士指出,现阶段人民币对美元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对政策的倒逼压力在加大,随着一系列稳预期、稳外汇的政策累积效应开始显现,人民币汇率下行风险有望逐渐得到管控。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压力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美元走强,体现为美元指数持续震荡上行。二是中美经济与政策周期出现分化。三是外汇市场出现了一定的顺周期波动,市场预期及投资者情绪变化可能放大了汇率的波动。

进一步来看,这三个方面都存在继续强化的苗头:

首先,美元指数正实现向上突破。本周三,美元指数于纽约时段尾盘上涨0.14%,收报97.13,再创逾四个月新高;10月份累计上涨2.03%,涨幅为过去5个月最大。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元指数站上97,已突破6月份以来震荡运行区间,形成向上突破的架势,如果实现有效突破,或进一步打开上行空间。

其次,中美经济与政策周期性背离在加重。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周三美国方面公布的10月ADP就业人数增长22.7万人,创2018年2月来最大增幅,预期为18.7万人。强劲的就业市场,为主要以消费驱动的美国经济提供了后续增长的保障。而从10月份PMI数据来看,我国制造业景气持续回落,新订单指数连续5个月回落,指向内需疲弱,出口指数下滑显示外需同样不佳,内外需共同走弱预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当前中美经济表现存在周期性差异,且这种差异在近期也有扩大的迹象,这也决定了中美政策周期的分化可能继续加大,中美利差的相对变化将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承压。

最后,外汇市场出现“羊群效应”,银行结售汇和代客结售汇逆差在扩大,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下降的势头也有所加快。

从这些方面来看,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存在下行压力,而金融市场追涨杀跌的现象可能放大人民币汇率单边走势。相应的,外汇市场稳预期的政策压力也在积累。近期相关部门官员出面“喊话”、央行拟赴港发行人民币央行就是证明。

事实上,除了加强对外汇交易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加大对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之外,今年以来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开放金融市场、放开行业限制的举措,从长期来看,这些开源节流的做法,也将有助于稳定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不过,基本面恢复稳健增长是人民币汇率恢复基本稳定的关键。

往后看,人民币汇率走势距离有效企稳可能还有一个时间过程,但随着一系列稳经济、稳外汇、稳预期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人民币汇率下行风险有望逐渐得到管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