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其中“稳就业”被放在首要的位置。
“稳就业”既包括采取措施,应对外部因素可能对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包括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创造高附加值的就业机会。近两年来,AI应用的速度在加快,但一些人担心AI会对就业市场形成冲击。笔者曾撰文指出,AI对就业的正面作用远大于负面作用,人们应该大胆地拥抱AI等高新技术。媒体日前报道的一些行业案例,进一步佐证了笔者的分析。
据媒体报道,在影视行业新近诞生了一个“吻戏鉴定师”的职业。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视觉专业的29岁吉恒杉是优酷的一名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师,他每天的工作是将屏幕上的“接吻”画面找出来并进行标注,通过大量样本中的规律,帮助机器进行自我学习,进而让AI能自动识别何为“接吻”镜头。当然,这个新职业名字有点噱头,它更正规的名称应该叫“数据标注师”,所标注的对象也不只是“吻戏”。
这个例子很好地诠释了AI创造就业及提高消费服务的能力。首先,“数据标注师”这个职业或者说这个就业机会,就是由技术创新带来的。其次,在这个技术出现之前,人们只能被动地看剧,而这个技术出现之后,人们可以主动地找到自己最想看的明星或者场景,比如哭戏、打戏、体育比赛中的射门、扑球、投篮等画面,娱乐消费出现升级,而这项消费的需求和供给,都是新技术的产物。
再比如,许多人担心引入AI之后,现有人工客服岗位会大规模消失,这种担忧也是多余的。AI客服不是简单地等于一个软件,它需要与具体的流程、场景相结合,而把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新的工作岗位——AI训练师。简单地说,这个新工作就是去调教和训练机器如何做客服,当调教完成后,那些重复的简单工作就可以由机器取代,宝贵的人力就可以去处理复杂程度高、个性化强的服务需求。AI出现后,不但没有导致人工客服的失业,反而极大地提升了原有人工客服的职业空间,指数级地提高了客服的供给能力,这与历史上生产过程中运用机械之后,大量直接体力劳动者转化成机械操作者的故事十分相像。
高科技始终是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的力量,国外有研究显示,每100万工业机器人投入使用就会产生300万新就业机会,知名咨询公司盖特纳估计,2020年人工智能可以创造23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而在一些快速扩张的行业,人工智能创造的工作机会更多,过去三年亚马逊仓库的机器人增加了4万多个,但亚马逊招聘团队的人数也在飞速上升,据说在阿里生态体系内已有AI训练师逾万名。
数据标注师、AI训练师只不过是崭露头角的两个新职业而已,科技不论何时都是解决就业的最积极力量,可以预料,未来在智能制造、物联网、无人机、娱乐等领域将会有更多高含金量的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以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政府实现稳就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