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休三”为何未见舆论欢呼?
时间:2018-07-17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建议,2030年实现“做四休三”。在我国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实行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工作制。

中科院的报告,立意在于“休闲与美好生活: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一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如此,就每个星期都有小长假了,人民群众生活就更美好了,休闲经济就格外繁荣了。休闲绿皮书提出“做四休三”,大体是这么个逻辑。

但是,这个逻辑至少有两个BUG:一是,休息时间多了,国人是更愿意宅在家里打游戏,还是畅游祖国大好河山,抑或蜂拥国外买买买,可不一定;二是,休闲经济即便繁荣了,付工资的企业老板们扛得住么?这头繁荣了,那头萎靡了,一加一减得正还是得负,很难说。

我注意到,舆论对于“做四休三”的提法,好像并没有显得特别兴奋,相反,到处都是泼冷水的。因为,“做五休二”尚且落实不了,“做四休三”这个福利,对于多数人而言,仅是一片止渴梅林。回头真能“带头”享受起来的,也就那些不用点名的固定群体吧?

在创业热潮下,加班是一种常态文化,企业员工也并不觉得这是对自己的剥削;相反,这是在为梦想拼搏的应有姿态,大家入行的第一天就接受了。你非要说这违法,让员工必须准点下班,一周必须休息三天,创业团队优势随即全无,后来者将永远没有机会。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人工成本压力,“做四休三”无异于一根沉重的稻草,会压垮本就羸弱的他们。这是一个全球化激烈竞争的市场,你没有成本优势,没有价格优势,只有制度桎梏,只有劳保限制,就很难有生存空间。企业都黄了,工作也没了,大家倒是可以长期休息了,可谁会乐意呢?

在个人收入与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直接挂钩的很多行业,工人为了多挣钱,常会主动要求加班。既然出来打工,就是为了多挣钱,你不让他们加班,你逼着他们“做四休三”,那才是害了他们。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虽然都去不成桂林,但真要选,当然前者更好。

劳动者一周休息多少天,固然是一种权利;但是,劳动者所需要的,并不只是休息的权利。相比多休息,高收入才最重要。当两者产生矛盾,更多人会选择后者。所以,休息权利的保障,仅仅需要一个兜底性的最小值;在此之上,应该交给劳资双方去自由谈判,市场竞争会给出一个合理的安排。

规定“做四休三”,不仅是不必要的,是没有用的,甚至是危险的。看起来是做好事,结果却帮了倒忙,这种教训太多了。《劳动合同法》在经济学界的巨大争议,就是典型的先例。劳动者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一定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对他们而言最优的选择。保持克制不予干预,才能给经济以活力,给市场以自由。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