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为何逆势上涨?王军:企业减负效果显著
时间:2018-07-16 00:00:00来自:腾讯财经字号:T  T

[摘要]下半年民间投资形势不容乐观。

一、上半年民间投资表现亮眼

2018年上半年,全社会投资整体偏弱、持续偏弱,而且是创出了有记录二十多年来的新低。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下降最快,也是创历史新低;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今年以来各月民间投资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

在投资增速放缓情况下,民间投资增长相对较快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前期持续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的诸多举措逐步发挥效应,如去年下半年陆续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

第二,今年以来,在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我们顺应国际间税收竞争的大趋势,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同时,我们继续“放管服”改革,多地积极尝试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为企业减负,民间资本都受惠于此。

第三,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部分投资领域去产能的积极效应得到体现,市场行情走好,价格持续反弹,企业利润改善,投资回报上升,从而激励企业加大投资的重要诱因。

第四,房地产上半年较强的表现(9.7%)也支撑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

二、下半年民间投资形势不容乐观

展望下半年,预计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整体投资都将保持弱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基建领域的政策压制:中央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违规举债、不允许为平台公司兜底的政策导向,以及严格的查处举措,将使得以往的财政“软约束”逐步得到控制,广义财政支持的减弱将对基建投资带来压制;

二是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七部委最新调控措施出台,国开行棚改政策调整,一二线城市严厉的需求端管控政策(限购、限售等),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对后续需求的压制,将对房地产投资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金融监管提升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这不仅对高杠杆、现金流紧张的平台公司和房地产公司负面影响显著,所有其他行业也都难逃拖累,轻资产、无政府信用背书的民营企业的融资情况更是明显恶化。融资难度的加大将对企业投资产生直接的负面压制。

三、充分释放民间资本活力的五大着力点

民间投资是经济内生动能的重要来源,企业及企业家精神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原动力。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内需扩大需要持续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和潜力,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提高全社会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确保企业的财产权得到有效的保护,确保知识产权得到有效的保护,确保市场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是没有被行政过度干预和分割、封锁的,确保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持续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破除束缚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的思维局限和制度藩篱,充分调动和保护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把该放的权力坚决放开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

第三,强化政策落实和推进,把现有的各项鼓励政策具体化、细化,重点是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降低企业税负,并有的放矢解决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第四,发挥改革的引领作用,打破垄断,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空间,推进融资渠道市场化,降低各种显性和隐性成本,特别是重视高企不下的融资成本,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提升资本回报率;

第五,坚持市场导向、市场驱动,让市场来选择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生产力加快成长,让一切聪明才智竞相迸发、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