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调整。据数据显示,昨日离岸人民币曾一度跌至6.7251,创7月3日以来新低,收盘仍跌749点,或跌1.13%,报6.7235。
招商宏观研究团队谢亚轩等认为,关键因素就是两个:一是,美元指数的走强,二是资本市场国际投资者行为调整带来的外汇供求状况边际改变。此外,市场情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推动人民币汇率出现“超调”。
一方面,美元指数的反弹是本轮人民币汇率走弱的重要原因。人民币与美元的这种强弱关系,主要来自于美元全球中心货币的地位。人民币汇率身处其中,很难做到完全不受美元走强的影响,由于人民币这条船的体量比较大,因而波动的幅度相对可以较小。只是因为多年习惯于人民币低波动率的中国企业和个人还不能适应美元强势带来的冲击波,在船上如“羊群”般慌忙乱逃,反而人为加剧了人民币之船的摇摆罢了。
另一方面,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特别是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外汇供求的边际变化可以解释有效汇率的波动。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中国股票市场通过陆股通月均净流入资金214亿人民币,中国债券市场通过债券通等渠道月均净流入资金524亿人民币,过去12个月共计净流入国际资本8859亿元人民币,或等值1363亿美元。这为中国外汇市场带来外汇供应,推动人民币有效汇率在此期间显著走强,甚至可以在部分时间段与美元指数的走势出现背离。
依据同样的分析框架,招商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外汇供求的边际变化是理解最近两周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的关键。2018年6月19日至7月4日,股票市场显著下跌,陆股通由此前两周的日均净流入29.6亿人民币转为净流出5亿人民币(如果考虑QFII可能的调仓行为,外资流出的规模实际上有可能更大),外资卖出股票后的自动购汇行为同时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失衡。股票市场下跌,外资流出与人民币汇率走弱形成“三杀”或者负反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