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不武】
大刀阔斧砍掉各种奇葩证明,本质上是依法行政理念的回归。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切实做到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对可直接取消的,要作出决定,立即停止执行,同时启动修改或废止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程序;对应当取消但立即取消存在困难的,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最迟在2018年年底前取消;对个别确需保留的,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提请制定或修改法律、行政法规予以设定。
一直以来,各种类似于“证明我妈是我妈”式的“奇葩证明”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也让基层办证单位倍感无奈。形形色色的“奇葩证明”广泛存在于房管、社保、教育、公安、房产、计生、民政等领域,根本症结在于行政部门及办事机构的权力滥用和官僚主义。
大刀阔斧砍掉各种奇葩证明,就要求做足简政放权的“减法”,打造权力瘦身的“紧身衣”。“放管服”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既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打造权力瘦身的“紧身衣”,又要善于做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啃政府职能转变的“硬骨头”,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这是一个艰巨复杂过程。简政放权的要义就是要做足减法,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前置审批、减少审批层级。要从法律法规上界定好政府的权力和市场、社会的分界线,依法放权给市场和社会,凡是市场能有效调节的就交给市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凡是社会能有效治理的就交给社会,形成社会组织自律自治的有效规范。
大刀阔斧砍掉各种奇葩证明,就要求从制度上遏制行政审批权的任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能寄托于政府的自觉自愿,而要成为法定职责和法定义务。对于容易自我膨胀的行政审批权,必须用法律对其进行管束,用法律的笼子驯服行政审批权。期待随着行政法治建设的完善,约束行政审批权的法律之笼将编织得越来越周密。
大刀阔斧砍掉各种奇葩证明,就要求从技术上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小到各级地方政府,大到国务院各部门,都要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府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协作,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破政府部门间、部门内部“信息孤岛”,从根本上铲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滋生的土壤。
大刀阔斧砍掉各种奇葩证明,本质上是依法行政理念的回归。杜绝形形色色的“奇葩证明”关键是要真正遵循依法行政的精神,把于法无据的“奇葩证明”一律清除在法治轨道之外,将“奇葩证明”锁进依法行政的柜子里。
依法行政是政府部门办事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贵在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原则和精神办事,兼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既要坚持合法行政,也要考量合理行政和高效便民,寻求合法合理高效便民的最大公约数。
杜绝奇葩证明,关键在依法行政。治理奇葩证明乱象,还是法治靠得住,还是要靠依法行政。首先得从源头上清理为“奇葩证明”撑腰的不合理规定。要下大决心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依法行政为准绳,全面清理政府系统形形色色的内部规定、所谓惯例,凡于法无据、违背依法行政精神的一律予以清除,不得继续照葫芦画瓢。
一言以蔽之,证明事项要做足减法、依法行政要做足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