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山”背后的湾区经济学
时间:2017-09-18 00:00:00来自:腾讯财经字号:T  T

从经济视角看,湾区的崛起,势必要让地理相近的一群城市融合成一个城市群,城市与城市之间密切联系。而湾区环抱海湾的地理结构,使得区域内部次第相连,呈现出半环状的特征。半环状结构中,城市与城市一般呈现出接壤和隔海相望两种地理形态。结合地理特征,湾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理论上存在两种协作关系,一是接壤的城市如何合作,二是隔海相望的城市如何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版图中,“广州+佛山”和“香港+佛山”分别对应着这两种关系。

先说“广州+佛山”。湾区经济中,相互接壤的若干城市,较为理想的状态是构成通勤都会区。随着高端要素的深度集聚,超级城市或中心城市的土地成本、生活成本等抬升,人才、中低端要素需要扩散至郊区和周边城市,以发达的轨道相连接,从而形成“中心城市+卫星城”的环形格局。东京即周边的新宿、筑波等就构成了通勤城市群。放在粤港澳地区,“广州+佛山”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典型的通勤都会区。由于地铁线路和高速公路的连接,如今从广州市中心城区到佛山的禅城区、南海区,仅需花费一到一个半小时。每个工作日有数十万人从佛山坐地铁到广州上班。

不过,由于湾区带状或环状的地理布局,中心城市辐射能力随距离而锐减。例如,广州到佛山市偏远的高明区、三水区、到更远的中山市的“通勤效应”就弱很多。这种状况较好的补救方式是,培育不同的中心城市,由一个中心城市带若干临近的城市。珠三角区域内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经济圈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但是,如果一个区域都是一座大城市领着一群中小城市,互相没有交流的话,很难谈得上是一个整体。佛山不仅要和广州、肇庆有联系,而且还要和附近的中山、珠海,和隔海相望的香港、深圳有联系。只有一群城市两两之间发生联系,这群城市才能形成城市群。

让区域内部弱联系的城市变成强联系,这是“香港+佛山”的意义所在。从地理上说,佛山和香港隔海相望,交通便利程度远不如和广州的关系。要突破地理的障碍,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桥梁、航线连接,形成跨海的“通勤都会区”。从这层意义上来看,“香港+佛山”是未来版本的“广州+佛山”。“广州+”和“香港+”并行,能让佛山同时服务两座超级城市。

但佛山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卫星城”或“睡城”。早在“广佛同城”之前,佛山早已经积攒了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并不需要依附核心城市而生存。因而,“广州+佛山”、“香港+佛山”更深层次的意义是,通过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的连接,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藩篱,让两座城市的要素相互碰撞,发生“化学反应”。改革开放前佛山劳动力输入香港,改革开放初期香港资金技术输入佛山,事实上也是不同要素发生“化学反应”的体现。佛山的制造企业与广州的高校、科研资源相结合,带动机器换人、产品升级,已有成功案例在前,“香港+佛山”令人期待。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面临深度调整,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中低端制造业转移东南亚、南亚,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夹击。佛山作为中国的“一线制造业城市”,既需要不遗余力给企业降成本,同时还需要整合全球资源,重新确立“中国制造”的优势。香港既有科研、设计等专业能力,又有国际化网络、接轨世界的制度环境,能给佛山制造业重新赋能。

2016年,佛山的经济规模为8600亿元。如无意外,这座城市有望在2-3年内成为粤港澳地区第四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借助“广州+”和“香港+”的双重加持,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佛山很有可能成为珠三角西翼新的核心城市。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