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上海当代艺术馆的一楼长梯,通往的是“巴黎康朋街31号”,1918年,35岁的设计师嘉柏丽尔·香奈儿在这里开设了第一家精品店,自此成为传奇符号。
百年时间,这里诞生了5号香水、小黑裙、2.55手袋、双色鞋、斜纹软呢套装等经典之作,至今影响着我们对着装的时尚态度。那个年代,作为为数不多身着自己作品的设计师,香奈儿以简约的先锋姿态,将同时代的女性从过盛的装饰风格中解脱出来。她也从家境清苦的裁缝店女工化身蜚声国际的时尚代言人,成功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7月12日,香奈儿在中国的首个作品回顾展《时尚宣言|嘉柏丽尔·香奈儿》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揭幕,携手巴黎市立时尚博物馆加列拉宫呈现200多件展品,从1910年代的运动风格服饰和小黑裙,直至1971年推出的最后一个系列。这场巡回展以巴黎(2020年)为起点,先后走过墨尔本、东京、伦敦,上海是最后一站,特别邀请演员周迅和蒂尔达·斯文顿(TildaSwinton)录制了中英文语音导览。
“嘉柏丽尔·香奈儿不仅创造了时尚的奇迹,她也将自己变成了文化艺术的缪斯,与‘前卫、先锋’这两个词紧密相连。她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女性的风貌,用简约精确的设计宣告与繁复搭配之风的决裂,她也让时装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服装设计师不再是‘供应商’,而是‘全巴黎’的一部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说道。
在策展人、巴黎市立时尚博物馆加列拉宫馆长米伦·阿尔扎卢兹(MirenArzalluz)看来,《时尚宣言|嘉柏丽尔·香奈儿》展现了人们忽视的一些东西,香奈儿对时尚、设计所做出的前卫贡献,那就是她以极致的风格理念拓展了时尚的边界。可以说,无论是自愿贡献荷包的奢侈品爱好者,还是好奇香奈儿究竟有什么魅力的普通观众,都可以在这场回顾大展中求解一二:为何时隔100多年,她依然是最耀眼的时尚先锋。
小黑裙、套装:为女性设计
走过标志性的镜梯,整个展厅就像一处分散的康朋街31号,香奈儿寓所中的一张会客沙发是序章,也是这个时尚帝国的起点。
展览按时间顺序和主题策划展开,由两个主要章节构成,分别展示了香奈儿自1910年代到1930年代的创作,以及1954年至1971年重回时尚界后的作品。
这位传奇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始于巴黎马勒塞尔布大道160号的女帽工坊,没几年就拥有了自己的女帽店和精品店。她真正登上时尚舞台是在一战后,女性开始逐渐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她们走上工作岗位,扔掉令人压抑的紧身衣和繁复长裙。时尚不再需要束缚身体,率先感知到这股风向的香奈儿,决定摒弃多余装饰,以精简自然的设计,让女性从旧式服装中跳脱出来,自如行动。
从1910年代的运动风格服饰和小黑裙,到1920年代实穿与优雅兼具的套装,香奈儿克制而简约的个人化风格日趋成熟。担纲本次展陈设计的美国建筑事务所DillerScofidio+Renfro创始人莉兹·迪勒(LizDill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在香奈儿的年代,女性服装上有口袋是很不寻常的,这个细节赋予身体一种放松的姿态,这种姿态曾经只属于男性。同样的,挎包的动作也有着男性的意味。“服装对身体、对行为乃至对意识的改变,是我从展览中挖掘到的最有意思的部分。”
为了保护脆弱的织物面料,整场展览弱化了光源的照射,显得不那么“出片”,被一些网友吐槽“仿佛走进了黢黑又华丽的中古店”,不过小黑裙是为数不多的“高光”展区。展陈团队以强烈的白色灯光打造了无影灯效果,不同材料如天鹅绒、塔夫绸等,结合刺绣、蕾丝、褶皱工艺,让黑色变得丰富,极具现代感。在欧洲,纯黑色过去常与丧服有关,作为连衣裙时通常会点缀刺绣或蕾丝装饰,但在香奈儿的设计中,唱主角的永远是隽永的廓形,与“咆哮的二十年代”设计师常用的鲜艳色调相对立。
在香奈儿之前,时尚设计已经固化多年,男性追求“贵公子”的精致优雅,女性则被要求凸显身材曲线,“平凡”反而成了一种奢望。从学徒时期,香奈儿就开始思考,想要用实穿又简洁的服装,将女性从束身衣中解放出来。于是她借鉴男装的手法,用羊毛和斜纹软呢等日常面料制作休闲服饰,还有男士衣橱中可拆卸领口和袖口的设计,将白色作为一种时髦的点缀。
回望如今广为人知的香奈儿套装,它们延续着百年前的版型和工艺,只在细节上做变化,却呈现出长久的生命力,也是那个风云年代的时尚缩影。“在商品属性以外,奢侈品牌早已深刻地嵌入我们的文化生活。但是大多数人只能看到这些品牌作为商品活跃在市场上,却没有机会看到它的历史。”莉兹·迪勒说道。
工坊、香水、珠宝:打造时尚王国
与主营成衣业务的时装屋不同,这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设计师不断添砖加瓦,早在100年前就打造了一个囊括香水、化妆品、包袋、珠宝、鞋履的时尚王国。
和简约松弛的经典风格相比,展览中一件异域风的海狸皮毛大衣颇为醒目,它与俄罗斯女大公玛丽亚息息相关。这位末代沙皇的表妹一战后流亡至巴黎,为帮助同胞开设了一家刺绣工坊。香奈儿与其结识后,向女大公订购产品,从而开拓出自己的刺绣事业。这个工坊使用Comely刺绣机制作了俄罗斯、拜占庭、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