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重返先进,"雪球"会滚起来的
时间:2024-06-1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走进采访间时,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身穿橙色衬衫,她手腕上的智能手表也换上了同色系的表带,明艳的上装加上电子手表似乎是她出席活动时对外展示的一贯形象。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前,王锐把工作人员递过来的文字材料放到桌子一边,爽朗地笑着说,不需要“照稿宣科”,“我们放开来聊”。

这让人不禁想起去年在英特尔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她与英特尔全球CEO帕特·基辛格(PatGelsinger)同台演讲。彼时是基辛格出任英特尔CEO之后的首次访华。在演讲中,基辛格留下了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英特尔中国是英特尔的战略之重。”

在英特尔提出IDM2.0战略后不久,英特尔中国2.0战略也应声上线,英特尔的全球战略和中国战略转型同时实施,成为产业的关注焦点。为实现IDM2.0转型铺路的“四年五个节点”计划的时间表将尽,目标能否如期实现?AI时代面对激烈的同行竞争,公司会如何应对?英特尔中国在全新战略下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始终围绕在英特尔身边。

在专访中,王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每周都会和基辛格开线上会议,反馈中国市场的动态,为公司策略制定提供依据。“中国市场变化太快,一不小心就会错过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现在更加聚焦中国市场需求,不仅引进产品技术,而且为本地市场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王锐也并不避讳谈论英特尔的现状,“英特尔还有很多挑战,但我们在持续向上走”,在她看来,英特尔当前最大的挑战,是自己。

“我们有非常好的传统、企业文化,和刻在骨子里的创新基因,但也有一些必须要改变的东西。两个因素对于我们持续向上走非常重要:第一,正确的战略;第二,将战略一步一步执行到位。”她说。

重返先进,“雪球”会滚起来的

基辛格上任后提出了IDM2.0战略,英特尔希望以晶圆代工为核心,重新夺回芯片制造上的优势。按照战略规划,在制程上英特尔的代工技术将沿着Intel7、Intel4、Intel3、Intel20A、Intel18A的路线演进。在时间上,英特尔将18A技术路线的落地时间定在了2025年,英特尔将这一规划称为“四年五个节点”。

在过去的两三年中,英特尔一直积极与外界沟通其在制程工艺方面取得的每一个进展,以坚定地展示其对承诺的履行和重回制程霸主地位的决心。英特尔希望到2025年重回制程领先,采访时王锐颇为自豪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四年五个节点”计划即将达成,不仅如此英特尔还公布了该计划之后的制程技术路线图,Intel14A将是Intel18A之后的下一个先进节点。

从所属赛道来看,晶圆代工是典型的资本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制程越先进,需要的资本投入就越大。

今年1月,ASML将首台高数值孔径EUV光刻机交付给英特尔,该设备的单台售价超过了25亿元,让台积电直呼昂贵。而相关消息显示,英特尔已经承包了ASML到明年上半年的绝大部分高数值孔径EUV设备的订单,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上述EUV设备产能每年约为5到6台。

“在Pat(基辛格)重返英特尔之前,他已经把战略想好了,也获得了董事会的支持。世界对数字化和半导体的需求,会呈指数级增长,每个公司的战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优势来制定。由AI驱动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一万亿美元,英特尔有独特的优势服务这个市场,我们是唯一一家能够从半导体制造到产品,再到解决方案满足未来AI市场全面需求的公司,IDM2.0对于英特尔来说是一条一定要走的路。”王锐说。

由于“四年五个节点”的疯狂进程以及产能扩建计划,英特尔投入了大量资金。基辛格在向投资者发表的演说中表示,预计2024年将是该公司代工业务运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但该业务预计将在2024至2030年间实现运营盈亏平衡。

“我们知道IDM2.0战略是一个重资产的战略,道阻且长,但真正伟大的公司能够坚持走下去,并且变得更强大。”王锐解释了为什么英特尔一定要完成“四年五个节点”的计划,重返制程领先,“首先先进制程可以保证英特尔产品的领先性,另一方面顶级的代工客户一定会去追赶最先进的制程,我们的系统级代工在晶圆制造、封装、芯粒等方面有独特优势,这将引领创新,帮助我们和客户抓住AI时代的机遇。”

2024年4月2日,英特尔公布了新的财务报告结构,首次将旗下的制造业务(包括代工技术开发、代工制造和供应链、代工服务)独立为英特尔代工(IntelFoundry),与英特尔产品(IntelProduct)分开运营,财务上也首次进行了独立核算。相关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关注。

英特尔表示,新结构是为了通过加强各业务环节的透明度、责任制和激励措施,以推动实现成本控制和更高回报。英特尔内部实行了严格的防火墙制度,代工与产品业务将采用两套ERP企业管理系统、两个团队。在王锐看来,“代工必须要独立,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而英特尔产品作为英特尔代工的‘0号客户’能在技术开发的阶段,先行帮助测试和提升工艺,这些积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服务外部客户。”

在中国市场,据王锐介绍,英特尔可以在Intel3节点及其各种演进版本,如Intel3-PT等与中国客户展开合作,而在成熟节点上,例如12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