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近50年,康明斯中国以一场“客户日”活动宣告,向着“下一个50年”再出发。
近日,康明斯中国成功举办主题为“芯驱动,心相聚,新未来”的“2024康明斯客户日”活动,并发布了全新一代7.0L及6.2L发动机新品,同时,针对年初以来围绕15N气体机相关误导信息进行了澄清。
这是康明斯中国举办的首届客户日,到场嘉宾十分重磅,包括康明斯中国董事长石内森(NathanStoner)、康明斯中国区发动机事业部总经理汪开军、康明斯中国首席技术官赛俊峰(StephenSaxby)、康明斯中国零部件事业部总经理柴永全、康明斯东亚分销事业部总经理詹丽、福田康明斯总经理陈华、东风康明斯常务副总经理徐大千等。
康明斯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始于1975年,近半个世纪以来,康明斯从技术和产品引进到反向输出,从合资生产到链合研发,从单一发动机到多元低碳零碳的动力矩阵,在中国市场与客户一起共同打造健康共赢的商用车生态产业链。
迈入“下一个50年”之际,康明斯的一场客户日活动透露了其制胜中国市场的秘诀。这个秘诀就暗藏在“客户日”和包含三个“xin”的活动主题中。
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乘用车市场中,“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来打突围赛已经被车企奉为圭皋。当下,商用车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心脏”的发动机已经成为了决胜的关键板块。在此大环境下,作为老牌发动机企业,康明斯中国早就深谙,唯有根植中国市场,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赢得中国市场。
如果说“成就客户”是康明斯的发展宗旨,那么三个“xin”则是其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芯”代表着数字化,“心”则是发动机产品,“新”则代指新能源。
用本土化的“心”赢得市场
发动机,一直被称为是汽车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不同于乘用车,商用车作为一种生产资料,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发动机如果没有安全、经济、可靠的核心实力,根本没办法在市场中立足。
而且,相较于国外商用车行业,中国商用车行业应用环境更复杂,使用人群更多样,应用场景也更宽泛,所以对发动机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正所谓因地制宜,康明斯早在入华之日起,就开始布局本土化战略。
作为最早(1981年)来华进行本地化生产的外资柴油机企业,四十多年来,康明斯已经与东风汽车、重庆机电、陕汽集团、北汽福田、柳工集团和江淮汽车等中国领先企业组建了六家发动机合资厂,可在康明斯所有全球最前沿技术平台基础上,根据不同市场及应用为客户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目前,康明斯24个发动机系列中已有19个在中国本地生产。
不仅如此,康明斯还是较早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外资动力供应商,2006年8月,康明斯与东风公司合作设立的发动机技术研发中心在湖北武汉启用。除针对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产品外,康明斯中国技术中心也在不断扩大与中国伙伴在研发领域的合作。
2023年,康明斯在华销售额(含合资公司)达6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00亿元),中国区已经成为康明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之一。
此次康明斯发布的满足燃油四阶段油耗标准的7.0L和6.2L两款中型发动机,是康明斯FFA2.0战略下的一款共享平台产品,将由东风康明斯和福田康明斯同步生产。
这两款发动机在节油性、动力性、可靠性、驾乘舒适性等方面全面升级,这也是康明斯针对中国客户需求定制开发机型的又一经典案例,预计将进一步助力康明斯在中国中卡市场开疆拓土。
据悉,在典型载货应用工况下,康明斯此次发布的新品比上一代产品节油5%~10%;在动力方面,最大350马力,1400牛·米的动力表现满足了中卡司机对强劲动力的需求;在可靠性方面,33项可靠性技术迭代升级;此外,在驾乘舒适性方面,全面改善齿轮系设计,大幅降低发动机噪声和震动。
赛俊峰在解读新品技术时说:“这一代7.0L和6.2L平台传承了康明斯经典B系平台的优势。康明斯B系发动机有超过40年的历史,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700万台,是全球众多知名品牌中卡的首选动力。同时,这两款发动机也是康明斯多燃料发动机平台在中马力段的旗舰产品。”
除此之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经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在中国双碳目标下,秉持着“成就客户”的初心,康明斯同样也讲起了“新”故事。
事实上,康明斯中国对天然气发动机的研发可以追溯到约20年前。康明斯中国方面表示,在新能源的研发上,康明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一些设计理念上或者设计方案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三代发动机是多燃料发动机平台,可以使用多种低碳和零碳燃料,不仅包括天然气,也涵盖氢气、醇类燃料等。康明斯目前已推出6.7N天然气发动机,同时6.7H氢内燃机也正在研发中。
为发动机插上“芯”翅膀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质量控制、降本增效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而数字化则是实现目标的无可替代的工具。
在数字化方面,中国已经走到了全球前列。康明斯中国也早早地为其产品和工厂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康明斯在2017年就成立了数字化加速器部门,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