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气候技术是什么?
4月24日,在上海气候周期间,上海气候周联合ChinaESGAlliance及低碳办公联盟,共同举办《重塑气候技术,焕发城市未来》主题论坛。论坛上,来自艺康集团旗下纳尔科的“智能创新型水回用解决方案”,与其他九项技术一起,获评“2024年十大最值得关注的气候技术”。
2天前的4月22日,艺康刚刚获得“2023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技术创新突破奖”。艺康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孔听云表示,“通常大部分企业认为节能减碳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投入。但艺康一直主张,用对了方式方法,企业是可以实现经济收益和环境收益双丰收的。通过长期致力于在运营、产品和包装、解决方案和服务等方面取得技术创新和突破,艺康有信心帮助自身和客户实现宏伟的3050可持续发展目标。”
加速技术进步实现气候目标
3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冰面积和冰川消融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
同时,报告也确认,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近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说,所有主要指标都亮起了“警报”……有些数据不仅名列前茅,甚至还在不断刷新纪录,而且变化正在加速。
根据报告,热浪、洪水、干旱、野火和迅速增强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痛苦和混乱,使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陷入困境,并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也因此,务实推进低碳转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金、经验和技术支持,实现全球气候目标,更加具有紧迫性。包括“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2024年十大最值得关注的气候技术”等评选,都承载了这样一份期待。
那么,“智能创新型水回用解决方案”,为何能够成为“2024年十大最值得关注的气候技术”?
“开采、输送、加热、冷却及处理水都需消耗能源,因此降低水耗就有助于降低能耗,也就等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艺康集团纳尔科大中华区轻工业事业部地区副总裁周谧表示,也因此,以水之力,实现气候目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工业节水减污目标是,到2025年,遴选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造纸、印染、食品等行业水效领跑者50家,缺水地区重点高耗水行业用水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通过主要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工程的实施,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6%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6.0%。
因此,工业企业对水回用有着极大的需求,但在“双碳”背景下,对污废水处理的节能高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比如,在冷却水回用中,经过高倍浓缩,循环冷却水中的沉淀物饱和度高,结垢风险大;通过传统的混凝沉降来除硬/降浊度泥量大,流程长,处理费用高,操作复杂;循环冷却水系统处理药剂(阻垢剂、分散剂、缓蚀剂、杀菌剂)的不正确使用进入回用系统,易造成超滤膜孔污堵;微生物污堵问题在冷却水排污回用系统中极为频发。
传统的循环排污水回用方法在工艺上有着回用流程太长、占地面积大,系统污堵和反洗单元多,膜污堵严重等问题,导致系统可靠性较差,很难做到无人值守。同时,水回收率低,在不容许产生污泥的情况下,只能做到50%-60%的回收率,导致回用水价过高。
更高效更经济的节水减碳
如何让冷却水回用成为一个更高效更具经济可持续性的节水减碳方式?
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的参编单位,纳尔科与传统的药剂厂商和水处理工程公司不同,因为对于冷却水水质有深刻理解,具有丰富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经验,纳尔科开发的冷却水排污回用整体解决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整个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用水效率。
区别于传统的循环水回用技术,纳尔科的这一整体解决方案中,包含模块化设备、专利化学品、数字化平台、专业的运营维护。
具体而言,纳尔科将循环水系统和回用系统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循环水药剂优化,达到稳定循环水排污水水质的目的,以提高回用系统稳定性。在回用端,通过专利化模块化工艺设计,简化60%的流程,降低前期土建和设备投资。模块化的系统不产生污泥,降低了废弃物处理成本。此外,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工具采集现场数据,并对系统进行健康诊断,快速调整加药等工艺情况,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同时,纳尔科还形成了自己的冷却水回用化学品解决方案:针对性开发的阻垢剂,有效解决结垢问题;增效剂结合预处理的耦合工艺,有效去除悬浮物,并同步去除部分SiO2,Ba2+,降低泥量和运行费用,提高回收率;通过增效剂去除影响膜污堵的多种污染物(包含冷却水处理药剂);专利杀菌剂结合无死角的工艺设计,有效杜绝微生物污染。
纳尔科模块化设备中,单台设备处理量可达60立方米/小时,也可采用多台并联处理。同时,由于反渗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