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曾经在PC游戏界颇有知名度,也因此在不少国人眼里是个不太正经的存在;在今天它已然“脱胎换骨”成为了推动当下AI(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革命的最强引擎,甚至微软、Alphabet(谷歌母公司)、Meta(Facebook母公司)、亚马逊、特斯拉等科技巨头也纷纷以自己拥有的海量英伟达H100芯片为荣。
起家靠“玩物丧志”的游戏显卡生意,英伟达不断“打怪升级”,练就了自己在算力上强大的护城河,并在AI浪潮等风口来临之际,实现了从爱理不理到高攀不起的“华丽转身”。
2024年开局,“英伟达(Nvidia)神话”被推向新高潮:随着创纪录的年报业绩发布,市场情绪一路高涨。
3月7日,英伟达股价首次突破900美元大关,总市值达到2.32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微软和苹果,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上涨幅度超过87%。这即使在擅长快速增长的高科技股中也是种“奇迹”!
更重要的是,英伟达似乎铁了心,要将商业上的领先优势加速扩大。
1月18日,Meta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到2024年年底,Meta将从英伟达购买35万张H100显卡作为其正在建立的“大规模计算基础设施”的硬件支持(保守估计这将为英伟达贡献超过90亿美元收入)。
3月18日,英伟达年度GTC技术大会【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器,简称GPU)TechnologyConference】又再扔重磅炸弹,发布了包括AI算力提升30倍的新一代AI芯片架构Blackwell、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新一代集中式车载计算平台Thor等新品,并扩大了与比亚迪、小鹏和广汽埃安等中国车企的合作;同时扩大英伟达AI技术的应用范围,加速其在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等等。
如今英伟达的市场地位如日中天:在人工智能领域,英伟达是不可望其项背的存在;在资本市场中,英伟达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公司,英伟达过去的主要业务是游戏显卡,喜欢打游戏的人大多都知道它,随着其在GPU领域的不断“打怪升级”,加上连续的算力风口,英伟达近年来彻底破圈,摇身一变成为“AI的世界引擎”、全球的宠儿。
英伟达如何实现这样的突破?又是如何连续加筑护城河,让自己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的呢?
01
英伟达前传
今天我们看到的英伟达风光无限,似乎就是为这个时代而生,但实际上其发展历程中却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好几次甚至命悬一线。
故事的“大男主”是被称为“皮衣黄”(因爱穿皮衣而得名)的黄仁勋(JensenHuang),他现在的身份是美国工程院院士、英伟达创始人兼CEO。
1963年黄仁勋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南市,9岁赴美求学,16岁进入俄勒冈州立大学,主修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在知名芯片公司超威半导体公司(AdvancedMicroDevices,简称AMD)任职芯片工程师,并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硕士学位。
此后他加入硅谷大佬威尔弗雷德·科里根(WilfredCorrigan)创办的艾萨股份有限公司(LargeScale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公司,简称LSI),先后从事图形处理硬件开发以及硬件销售的工作,并在后期成为了LSI的董事。
1993年初,黄仁勋与两位好友、在硅谷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芯片设计师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ChrisMalachowsky)和柯蒂斯·普里姆(CurtisPriem)一致看好图形处理的未来前景,他们共同创立了英伟达,专注于开发独立显卡。
显卡专门用于处理计算机上的图形和视频输出,主要功能是将图形数据转换为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显卡的类型包括集成在主板上的集成显卡和作为独立扩展卡的独立显卡,核心组件是GPU,主要负责执行图形渲染所需的复杂数学计算。
在当时,显卡以集成显卡为主,但3D(ThreeDimensions,三维,简称3D)图形处理非常消耗算力,而一般的集成显卡显示效果不佳,市场对能专门处理图形的独立显卡需求很大,其中需求最大的当数游戏。
这里简要解释一下GPU与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的区别,以及为什么GPU较之CPU具有更强的算力。
CPU是一种通用处理器,作为计算机的主核心,它的任务非常复杂,既要应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计算,还要响应人机交互。
在CPU中缓存单元大概占50%,控制单元25%,运算单元25%。CPU的强项是管理和调度,算力不是它的优势。
GPU恰恰相反,它为图形处理而生,任务非常明确且单一,就是做图形渲染。图形由海量像素点组成的,属于类型高度统一、相互无依赖的大规模数据。
GPU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大量同质化数据的并行运算,调度和协调之类的“杂活”很少。在GPU中缓存单元大概占5%,控制单元5%,运算单元则高达90%。
可以说GPU就是天然为大规模计算而生的。
上世纪90年代正是全球电子游戏兴起的时代,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简称PC)开始进入家庭,这激发了大量的娱乐需求,但2D游戏市场并不大。
黄仁勋认为3D游戏有望全面突破2D游戏的发展瓶颈,并预测其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但刚起步的3D游戏,受制于CPU算力,人和物都显示得很模糊,视觉效果非常差,亟需功能更强大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