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站在2024年,AI带来的版权问题日渐白热化,国内外已有不少案件涌入司法并落槌,争议、担忧、混沌……新产业与旧秩序缠斗在一起,左右互搏。训练数据版权侵权何解?生成物是否为作品,谁拥有著作权?生成物侵权责任如何划分?产业链愈发精细下,权责如何分配?避风港原则如何适用?......
当然这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事关经济业态、商业模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AI的幻影叠落进现实,传统行业寻求新出路,新的利益分配格局需要新的规则,我们处在哪里,要抵达到何处?依旧没有答案。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基于此前长期对AI治理的研究,将推出“AI版权战事”系列,与各界共同寻求解法。
谷歌成为了全球第一个为AI训练交版权罚款的公司。
法国竞争管理局近日表示,谷歌侵犯了新闻机构版权,尤其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大量使用了法国出版商和新闻机构的内容训练大模型Gemini,而且没有告知媒体或监管方,对此处以2.5亿欧元的罚款。
不过,这仍然是一个“新瓶装旧酒式”的处罚决定,处罚背景是2019年的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以下简称《版权指令》)。
《版权指令》是互联网时代欧盟版权法的首次更新,要求互联网平台“尽最大努力”获得电影、音乐制作人等版权方的许可,并迫使谷歌跟新闻界达成一系列版权承诺。这一过程结束了互联网长期以来的免费午餐,可以说是欧盟政策史上最暴烈、最白热化的一场斗争。
从立法过程到立法结果,《版权指令》值得被复盘,不仅仅因为它的内容直接影响了AI版权的走向——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基本沿用了《版权指令》的表述。
更重要的是,在新技术的十字路口,新旧产业交锋仍在继续:一边是希望基于传统模式、获得高度版权保护的内容行业,一边是提倡免费、共享、技术创新的科技行业。去年12月《纽约时报》正式起诉OpenAI的训练数据侵犯版权后,新闻媒体TheIntercept、RawStory和AlterNet也加入了《纽约时报》阵营;今年3月,又有三位小说家起诉英伟达大模型侵权……
知识产权与经济秩序紧密相关,AI版权迷雾重重,过去两方如何博弈、如何抵达共识,都可能成为未来的指引。
诞生对于《版权指令》的诞生,“单一数字市场战略”、“冈瑟·厄廷格(GuentherOettinger)”是两个不得不提的关键词。
2015年,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提出了“单一数字市场战略”,旨在创造一体化的欧洲数字环境,版权改革正是一揽子计划中的一项。
当时版权由数字经济和社会部门负责,其中一名专员是冈瑟·厄廷格。厄廷格是一位50年代出生的德国人,Politico报道写道,在布鲁塞尔自命不凡的官场世界中,厄廷格给人的印象是口无遮拦、说话轻佻,但有着高超的谈判技巧。他被欧盟主席提名成为数字专员,“对欧洲数字化政策的影响力可以说比任何官员都大。”
但厄廷格本人的生活其实不太“数字化”。比如,在2016年德国汉堡的一场公开演讲中,厄廷格在台上坦然说,他的家里没有装WiFi,更喜欢读报纸而不是刷Twitter,更喜欢把文档打印出来而不是看平板。他的个人特点也影响了《版权指令》的底色。
在任期三年里,厄廷格一直积极倡导媒体机构的“邻接权”——可以理解为一项较弱的著作权,最早在德国立法,主要由德国媒体巨头、欧洲最大报业集团AxelSpringer推动。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研究员阮开欣在文章中解释,邻接权扩大了新闻媒体的数字版权,如果想在“谷歌新闻”板块聚合新闻链接、标题、摘要,谷歌就得向媒体支付许可费。在此之前,虽然媒体机构对新闻的摘选编辑投入了大量精力,但这些成果往往达不到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标准,也无法从网络二次传播中获利。
2016年欧盟委员会的《版权指令》草案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议的焦点,除了草案第11条的媒体邻接权,还有草案第13条规定互联网平台有“授权寻求义务”和“注意义务”:平台必须尽最大努力获得版权方的许可,并阻止传播用户上传的侵权内容。这一注意义务意味着,平台得开发自己的版权识别技术,过滤用户上传的内容。
因为这两点争议,《版权指令》踏上了一条波折的立法之路。
版权法的核心作用是保护版权方获得公平合理的报酬,激励持续创作。几乎每一次版权规则迭代都与新的传播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
进入互联网时代,像谷歌、Facebook这样的内容聚合平台凭借强大的信息抓取能力,包罗了大量免费新闻报道、音乐、影视,收入也随之暴涨。另一边传统内容行业的生存空间却在一步步萎缩。
以媒体机构为例。媒体越来越依赖“流量+在线广告”的新模式营收,但数字化转型吃力,有两组数据可以解释这一点:一组数据是,欧盟委员会调查发现,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看新闻的欧洲人中,47%的人不会点击原链接,仅仅只是看一眼社交平台上的摘要,这直接分走了媒体网站的流量。另一组数据则是,2006年,欧洲新闻出版行业获得了457亿欧元的收入,到了2016年,整个行业营收骤降到296亿欧元,十年缩水了近40%。
在媒体机构看来,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