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上冲的推力
时间:2024-03-31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在去年大涨28.24%的基础上,日本股市今年继续扶摇直上,即便是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与实施加息,也未能阻挡日股的升势。截至目前,除收获了一根涨幅超21%的大阳线外,日股还在历史上首次突破4万点大关。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一路劲扬的日本股市多少反映了日本经济现状,但其背后还有着更为强劲的推动力量。

与经济增长的弱共振效应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1.9%,这样的读数虽并不十分难看,但其GDP规模从世界第三位下降到第四位,并在55年后首次被德国反超。日本制造业PMI去年年底以47.9惨淡收场,今年前两个月继续下移,连续九个月低于荣枯线。日本央行将2024财年的GDP增速调降为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值也只有1.0%。

按道理,这样的经济气象很难支撑股票市场走出强势行情,但一些经济指标的局部改善对日本股市起到了助力作用。

论宏观指标,去年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创出41年来新高;今年1月份又上涨2%,连续22个月超过日本央行的政策目标;同时日本央行也将2024年CPI预测值确定为2.4%。日本离结束通缩已为期不远。

据日本央行的报告,去年所有规模行业的资本投资增幅超过了12%;消费同比增长3.1%,为过去41年的最高水平;全年逆差规模同比大幅收缩13万亿日元。“三驾马车”指标的改善为日本股市的上涨添加了一些动力。

再看微观方面,2023年度日本各种规模行业的普通利润增幅超过了4.0%,大型和中小型企业利润全线飘红,约1500家企业(含金融)产生多达44.2万亿日元的净利润,创出历史新高,其中上市企业整体利润增加16%,制造业整体纯利润率增长6.8%。日本企业的“动物精神”也已经觉醒,企业新一代CEO和管理层积极行动,他们首先重点关注的不是存量负债管理,而是考虑如何进行增量资本扩张,日本国内商业投资、并购和管理层收购由此在过去一年中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股票价值与企业盈利能力高度正相关,日本企业财务状况的大面积改善,为股市的走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基础性作用。

总体而言,当下日本股市并不是日本经济状况的全面准确反映,即经济增长并不是日本股市持续走牛的最主要原因,最多只能算是股市针对经济指标局部改善呈现出的弱共振效应,而且这种共振也只是发生于最近两年,历史上更多的时段日股则走出了与本国经济生态相悖离的行情。

强力的制度创新供给

日经225指数在2008年创下历史最低点6994点,此后除了2010、2011、2018和2022年收出年度阴线外,其余年份全部收阳,且一鼓作气创出历史新高。对照今年的最高点位,不足16年时间日本股市涨了479%,而且这16年基本上是日本持续饱受通缩煎熬以及经济在谷底爬行的黑暗时期,同期股市的反向走牛让人很难在经济基本面找到必然的因果关联。而真正直接导致日本股市快速拉升的力量,首先应该归功于东京证券交易所(TSE)一系列改革创新。

鉴于日本企业存在囤积现金的偏好,以及忽视面向股东回馈的弊端,TSE出台新规,要求市净率低于1的上市公司披露具体的改善措施,目的是敦促企业派息分红与增加回购股票。数据显示,日本约一半的上市公司账面市值比低于1,投资者对这类上市企业的估值会低于其净资产价值,集体性做空会下拉甚至破坏股市的上升力度。为此,TSE联合相关部门对管理层优先考虑股东回报的上市企业进行“大胆的激励”和税收优惠,同时在官网公开了一份“荣辱榜”,公布响应TSE改革的公司名单,同时警告称,那些没有有效利用其资本的公司最早可能在2026年面临退市前景。

最终,日本上市公司2023财年的股票回购规模飙升至16万亿日元,创出历史新高,设定回购额的企业连续两年超过1000家。特别是市净率相对较低的公司,回购行动尤其明显,如三菱商事回购了总价值4000亿日元的股票,并承诺至2025年3月的三年内向股东返还超过1.5万亿日元,同时这些公司的市净率有了普遍的回升。

除了加强股票回购,TSE主要将政策重心放在股票长期价值的提升层面。以提高企业ROE(净资产收益率)为治理核心,TSE多年来持续帮助股价低于账面价值,以及资产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的日本公司制订资本改善计划,并针对股价低于账面价值的公司发布的资本改善指令,同时推动全面引入外部董事、机构投资者的尽职介入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且相应调整JPXPrime150指数,将在企业治理和价值管理方面实践最优的企业纳入其中,以确保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用该指数作为投资决策的基准。

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制定了明确的ROE目标并向股东大会作出说明,机构投资者也更积极地参与监督上市公司的效率提升。据日本媒体的最新调查,在要求企业改善治理的背景下,约有一半的日企正在考虑评估或重组其业务,以提升企业价值,其中包括开展收购交易,日本股市因此赢得的向上动力可想而知。

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效应

相比于TSE多面积极能量的发力,日本央行递给日本股市的“接力棒”更为粗壮,杠杆力量也更为强大,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系统性作用更加卓著。

除了实施八年之久的负利率政策外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