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GTC大会四天,热浪不减。
在全球社交媒体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成为参会者争相合影的明星,英伟达几乎成为AI的代名词;GPU芯片架构Blackwell、大模型GROOT、NIM微服务成为新晋热词,持续刷屏。
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Blackwell架构,炙手可热的B200、GB200芯片都基于此。黄仁勋在演讲中指着GB200芯片和HGXB200服务器主板等产品说:“我要小心一点,这可值100亿美元。”
地表最强AI芯片背后的故事始终吸睛,大家好奇,黄仁勋调动了多少量级的资源、聚集了如何顶级的人才梯队,才造就了当下如日中天的算力帝国。
英伟达虽未披露Blackwell的具体研发金额,但一组数据可以作为侧面观察。Forrester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戴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黄仁勋在当天的沟通会上透露了Blackwell的投入情况,约有25000人共同研发了3年。
英伟达目前约有3万名员工,一切的背后,基石还是人才和有效组织。上一代架构Hopper直接带着英伟达冲上2万亿美元市值,业界也将持续关注新一代的Blackwell将如何为英伟达创造历史。
“人月神话”根据公开信息,我们可以大致估算英伟达的人力开支。
英伟达人均年薪中位数约为21.75万美元,以此做一个非常简单粗略的人力成本计算,25000??217500??3=16312500000美元,即3年的人力薪酬约163亿美元。当然研发人员可能身兼数职,也不会365天都在工作,年薪也有差异,但即使取一半数值,人力的投入成本已经接近百亿美元级别。
而这仅仅是人力的部分,由此也可见,这些看似庞大的研发成本数据,当以人为尺度,资金额度都合情合理。业内人士也一直向记者感慨,英伟达有钱有人有眼光。
“这让我想起了软件界的一本巨著《人月神话》(TheMythicalMan-Month),”一位IT资深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人月神话》是由技术大神FrederickP.Brooks撰写的一本软件工程学经典巨作,是全世界软件行业最知名的书,没有之一。这本书讲的不是人和月亮的故事,但是比人和月亮的故事更加伟大,书里讲的是软件工程行业里,做一个软件的成本核算方式,就是用多少人多少个月,所以叫人月神话。”
这种“人月”概念计算思维也被普及到科技界,黄仁勋一直强调英伟达是一家软件公司,事实上现在软硬件一体化密不可分。这些年,“包工头”黄仁勋带领着一众研发人员,创造英伟达的“人月神话”。
根据《人月神话》,人和月成为软件行业研发的两个基层度量,人代表着技术工人的成本和规模,月代表着软件面对市场竞争激烈要投入的时间。以人和时间为导向,来描述那些伟大的软件开发系统需要多少人力成本,用一种科学方法去量化人的成本。
25000人,3年36个月,英伟达迭代出了新一代架构Blackwell,随着今年产品上市,2025年将成为市场主流。而新的架构也已经在研发的路上,新一轮的人、月、神话又将开始。
背后的技术团队也在持续扩大。从研发人员比例看,2024年,英伟达有29600名员工,其中有22200人从事研发工作,占员工总数的75%。2023年的研发人员为19532人,占比也高达74.5%。
研发人员不断增长的同时,英伟达的研发投入也在增加。根据中泰证券的梳理,2005年AMD的研发费用为11亿美元,是英伟达的3.2倍左右,而到了2022年,英伟达的研发费用达到了73.4亿美元(对应2023财年),是AMD的1.47倍。到2023年,研发金额继续增加至86.8亿美元。
“不卖芯片,卖数据中心”在B100之前,英伟达的A100和H100就已经在民间名声大噪,一方面他们是美国出口限制的典型,另一方面也是ChatGPT训练能力的核心芯片。国内从投资人到程序员都逢人必谈A100和H100,算力焦虑成为新的焦虑类型。也许从来没有一种电子产品像英伟达的显卡一样你天天听说,但是又不用上。
如今,随着BlackwellGPU的推出,中国市场必然成为关注焦点之一。对此,黄仁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们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L20和H20芯片,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为中国等地区的客户服务。”
谈及政策的限制,他表示,首先要确保理解政策,其次是尽可能地强化供应链韧性。“当我们把这些零件配置成DGX(AI超级计算机)的时候,需要数十万个零件,它们来自世界各地。当然其中许多来自中国,世界供应链是相当复杂的。”黄仁勋说道。
英伟达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产业链竞合关系,一方面,云厂商大客户们自己正在加紧研发AI芯片,另一方面英伟达本身也推出了云服务,大家在不同的赛道上进行交织。
但是两者对于商业模式有着不同的策略。比如,黄仁勋强调,英伟达并不销售芯片,售卖的是数据中心。他也将英伟达的机会点指向数据中心,“如果你生产GPU,也会有很多人来制造GPU,GPU市场和我们所追求的数据中心市场不一样。全球的数据中心市场大概是2500亿美元左右,现在正在快速向加速计算转变,并且还在增长,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这意味着,英伟达现在出售的是一整套算力解决方案,而非单纯的芯片硬件。所以他也一直在说英伟达的总运营成本(TCO)具有优势,即使竞争对手的芯片是免费的,最终算下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