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纳ESG之路: 率先实现运营范围碳中和,以行动赋能可持续未来
时间:2024-01-24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随着2024年新年的第一声钟声响起,全球各国人民共同庆祝新一年的到来。与此同时,全球人口统计站点的数字也悄然更新——81.19亿,25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60亿。人类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迎来了人口快速增长,这与技术进步有着最直接的关联。二十一世纪被诸多学者称为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农业与医疗健康的进步,改变了人口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

不久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顺利闭幕,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之相对,持续快速增长的人口及随之而来的能源及生活需求持续攀高,全球减碳压力也将持续走高。

技术创新,是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持续推进全球减碳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也是人类实现碳中和的希望所在。研究显示:全球实现碳中和将持续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采用一系列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新兴材料、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基因技术。相较传统行业及产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已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生物基因技术领域,全球基因测序领导者因美纳公司(下称“因美纳”)在技术创新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面具有代表性。随着跨国企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企业纷纷做出表率。2022年,因美纳不仅率先实现了直接运营范围碳中和,同时承诺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其成为首个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的认证的生物基因组学领域企业代表。

在技术应用层面上,因美纳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基因测序从科研走向临床、农业、微生物等领域,让基因测序更加“可及”,并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工具”之一,助力种植业、畜牧业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且,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因美纳通过在生态系统监测、濒危物种保护等项目中提供支持,发挥基因组学的力量。

在ESG框架中,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是评估企业ESG表现的重要一环。2022年,因美纳与本土合作伙伴将iHope项目(罕与光公益)落地中国,为罕见病患者家庭提供免费的遗传病检测,在降低遗传罕见病综合社会成本方面极具示范效应。在创造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层面,因美纳还在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多元包容等领域进行了诸多实践。

在基因组学领域,如何将ESG理念融入产业实践?在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基因组学能够起到怎样的助推作用?带着以上问题,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因美纳相关负责人。

力争2023年范围3碳排减少46%作为全球首批科学净零排放目标企业之一,因美纳致力于在推动人类健康的同时减少生产运营中所产生的碳足迹,将可持续融入公司生产运营的方方面面。

在碳中和方面,2022年,因美纳可再生电力比例达100%,率先实现了直接运营范围碳中和。公开资料显示,至2021年底,因美纳的碳排放范围1和范围2减少了24%(以2019年为基准);到2022年底,因美纳已率先实现直接运营范围1和范围2减排100%。

因美纳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因美纳的短期碳中和目标是至2023年范围3中重要类别的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相较于2019年基准水平减少46%。

据介绍,为达成这一短期目标,目前范围3重要类别相关减排工作包括:运输方式从空运转变为海运、可持续投资政策、可持续商务旅行、可持续供应商、可持续运输、可持续员工通勤等;其中,自2022年起,因美纳将海运作为全球主要货运航线的运输方式,并计划于2024年及以后进一步促进空运向海运转变,大幅降低范围3排放,进一步强化净零排放承诺。

“碳中和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也是助力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机遇。”上述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作为一家以科技为本的公司,因美纳在制定气候行动目标的同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携手更多合作伙伴,以行动赋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上述负责人坦言,这也对企业创新路径图和资源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在现有产品、技术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对环境的影响,并将产业链的环境足迹纳入整体考量,推动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因美纳最新推出的NovaSeqX系列产品采用了环境友好型设计。因美纳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该系列使用的试剂采用了全新的化学技术,可在环境温度下运输,每年可节省近500吨干冰,并显著缩小包装尺寸,大幅减少重量、包装废弃物和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因美纳在全球各地的生产运营场所也按照可持续理念进行设计和运营,其中位于上海的大中华区总部获得了绿色建筑设计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银级认证,其位于北京酒仙桥的办公室获得了LEED金牌认证,体现了在节能、节水工作和可持续材料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果。

基因组学助力生物多样性当前,全球科学界对于固碳与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共识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al-BasedSolution),这既是对生物多样性的解决方案,也是对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如热带雨林、湿地地区等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是全球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