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跨国公司看中国|欧加隆中国区总裁吴泽发:坚定在华投资,推动本土创新走向"全球"
时间:2023-11-0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随着深入推进和普及“健康中国2030”行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布局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来说,更多发展机遇蕴藏其间。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为15,912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7,390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2%。

近年来,生物医药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持续降温,叠加新药审批改革、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等政策落地,中国医药市场亦面临变革。2023年是中国医药发展的关键一年,业内认为回暖的机会正在孕育。在此市场环境下,跨国药企也在全力加速中国市场的布局,力争在世界经济波动下行中寻找新的机遇。

谈及对中国市场的期望,欧加隆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吴泽发(ZaferUnluer)表示,欧加隆对中国医药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经济依然强劲。相信到今年年底,随着政策环境逐渐稳定,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更清晰。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也是大多数全球顶尖医药公司的重要战略市场。中国市场对于欧加隆的发展至关重要,贡献全球销售总额的15%。欧加隆致力于在中国市场与各方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达成更多合作。”吴泽发说。

面对中国医药市场全新发展格局,跨国药企如何走稳并深耕中国市场,眼下已经成为关键命题。

全渠道布局,数字化赋能升级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正在进行系统性改革。从药占比、零加成开启医药控费的序幕,到颠覆整个流通渠道的“两票制”强势推出,再如今带量采购常态化地展开,以及DRG(DiagnosisRelated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逐渐落地,一系列的政策给医药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吴泽发看来,纵观医药行业的政策方向,可以看出医药反腐行动和带量采购是目前对医药市场影响较大的两大政策。

今年7月以来,聚焦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集中整治在全国展开,涵盖医药行业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全链条。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对行业良性发展有推动作用,可以倒逼企业在源头加强创新,同时对未来商业推广模式带来一定变化。

“政府及监管部门已经洞察中国医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在跨国药企和本土企业中推行合规标准,通过合规的方式与医院、医生进行互动。”吴泽发表示,这也符合欧加隆的核心价值,欧加隆一直非常注重合理、合规地与医院、医生展开交流活动。

此外,带量采购的落地执行,对国计民生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幅度降低医保支出,有效改善因病致贫的社会问题。根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5月,我国已经落地执行了共8轮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招投标,平均降幅达到50%以上。

随着带量采购品种范围不断扩大和“双通道”政策稳步推进,医药分家持续深化,处方药的流转开始部分转向了院外。随着线下线上零售终端的不断发力,零售市场将进一步扩容。这也意味着,中外药企寻求院外市场增长点成为一大方向。

全渠道布局成为众多零售药店的共识,如此也推动了患者无论是在大医院、县域、社区医院、零售药店,还是在互联网医院都能通过处方获得相应的治疗。这也契合欧加隆的布局方向。作为行业中首批设立专职处方药零售团队的跨国药企之一,近年来,欧加隆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美团等国内电商和O2O(onlinetooffline线上到线下)平台深度合作,探索医药新零售及新型疾病管理模式。

模式革新对药店药事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据波士顿咨询的调研数据,70%受访者表示现有基层门店药师的服务能力及专业能力不足是目前运营的痛点。为此,欧加隆及时洞察市场需求,在今年创新地提出赋能零售行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群体——药师,提供定制化的药师教育,打造有差异性的药师教育品牌,让专业化的药事服务、慢病管理等从院内延伸到院外。

医疗专业化和可及性走向更广阔的区域,企业管理能力也在不断得到挑战。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欧加隆利用数字化方式,多渠道地远程精准满足医学专业人士的需求,产出优质学术教育内容,提供学术支持。同时,欧加隆在零售领域探索数字化赋能“大慢病管理”,在非处方药的拓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多途径传递前沿医学科普知识,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差异化创新,聚焦未满足需求在中国市场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跨国药企也受益于更大的市场机遇,不断将全球先进的医药技术和研发成果引入中国市场,从而推动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同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创新和差异化布局之外,跨国药企也在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和策略以满足我国不同阶段持续变化的医疗健康需求。

女性占全球人口半数以上,但长期以来,全球女性健康领域始终存在着资金不足、研究不足、服务不足的问题。202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仅有1%的医学研究与创新项目投资于肿瘤以外的女性特有疾病领域。在所有医药研发支出中,仅有4%用于女性特有疾病。2022年美国FDA批准的37种处方药中,只有2种用于治疗女性特有疾病。

全球女性健康领域的投资缺位或将成为女性充分发挥潜能的重大阻碍。日前发布的盖茨基金会2023年《目标守卫者报告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