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全球经济脉动,理清投资思路,自5月起,《中国基金报》每月初会邀请来自欧、美、亚不同区域的金融机构的代表,分享他们对全球经济及重大事件的分析与评判。希望他们观点的碰撞,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本期受邀嘉宾是: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
长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蒋飞
德意志银行国际私人银行部亚洲投资策略主管刘佳
南方东英量化投资部主管王毅
博时基金(国际)固定收益部副主管卢里
美债收益率居高不下
打击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
中国基金报: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将对全球经济、资金流向及金融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刘佳: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近期大幅上升,一度达到5%,导致美元指数DXY涨至多年来的最高水平。日元、欧元、以及新兴市场货币出现明显贬值。
美国国债收益率预计将会处在高位,在短期支持美元维持强势。利率上升可能会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高成长的科技股。
同时,利率上升将导致现有国债的市场价格下跌,高收益债券的违约率也可能上升,影响美国高收益债券的价格。
程实:美债利率上升可能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不少金融机构持有较大规模的美债资产,美债利率抬升使得他们资产端的美债估值出现不小的损失,也可能带来资产负债表错配等问题,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此外,作为全球金融资产的锚,美债利率的上升必然会推升资金成本,带来流动性压力,这对权益资产估值也不利。美债利率的抬升将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美国经济增长、就业等短期超预期的表现,可能会推动美联储将高利率保持更长的时间,以防止通胀反弹和顽固化风险,但也可能带来紧缩过度的风险,对经济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黄嘉诚:总体来说,美债收益率的持续攀升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增长是不利的。高企的借贷成本对经济增长、消费、进出口贸易等都造成下行压力。这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利。而一些对利率敏感的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在如此高的房贷利率下很难看到行业收入的增长。高利率也会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消费支出意愿。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或增速大幅放缓的概率。同时对美国之外的其他经济体,高企的美债收益率和强劲的美金同样也会对经济增速造成拖累。
随着美债收益率的攀升而导致美债相对于其他不少新兴国家的政府债券更具吸引力,全球资金会逐渐流入美元资产。同时,美债收益率的上涨会使其他风险资产承压。股票收益的相对吸引力下降。短期美债收益率在今年的飙升使得美元货币基金录得历史性的资本流入。近期收益率曲线重新走陡也让中长期债券的投资价值逐步提升,一些包括银行、保险、主权基金在内的长期买家会逐步转向中长期的债券来锁定较高的长期收益率。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可能会面临被重新定价的风险,尤其是目前交易比较拥挤并且估值偏高的一些成长股。
卢里:美债收益率是全球主要资产定价的锚,持续攀升的美债收益率对金融资产估值带来压力。此外,历史数据显示,无论是美国国债、美国投资级信用债或新兴市场公司债等债券类资产,还是标普500、恒生指数等权益类资产,其在高利率时期的波动性都显著高于低利率时期。预计随着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以美债为锚的大类资产的波动将被放大。
中国基金报:美债收益率何时或在什么情境下会见顶?
胡一帆:我们认为,当前已接近收益率的峰值。首先,政策利率正在见顶。近几个月来,以市场计入的价格来看,对美联储政策利率峰值的预期一直保持稳定,这支持利率接近峰值的看法。我们仍然认为,当前利率水平将在未来6至12个月,对增长和通胀带来下行压力。而经济增长和通胀放缓将带动收益率下降。
其次,从结构性的角度,我们不认为中性利率会继续走高。长期而言,中性利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统计、债务水平和生产率。展望未来,这些压抑中性利率的结构性因素仍然未变。
第三,在没有量化宽松购债计划的支持下,面对不断恶化的美国财政状况,投资者理性地对持有长债要求补偿。我们不排除短期内期限溢价进一步上升的风险,美国复杂的政治局势令我们对短期内收紧财政政策的信心不大。
但是,期限溢价大幅走高,特别是在短时间剧升,将可能损害美国国债市场的运作,并引发金融稳定疑虑。这可能会促使美联储以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形式进行干预,如3月份美国地区银行危机时所见。我们认为,期限溢价不太可能回升至全球金融危机前25年的1-3%的水平,而目前约为50个基点。
程实:鉴于美国经济仍强劲,以及核心通胀韧性仍强,美债供给仍大等,我们预期短期内美债利率仍将处在高位,但拐点可能在明年初显现。我们预期美国经济可能会在三季度见顶,四季度末开始增长速度将边际放缓,主要因为美国家庭部门的超额储蓄对私人消费支出的支持动力在减弱,居民部分超额储蓄预料会在明年二季度消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