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6日专讯》科技日新月异,不同的社交及通讯平台日益发达,但有不法之徒利用诈骗广告企图骗取市民的宝贵财产。近月《经济通》旗下不同社交平台、公司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式,发现多个伪冒政圈中人的诈骗广告;另外,亦有骗徒盗用多名股评人的相片、文章等,以宣传所谓的「投资班」或「投资群组」,要求受害人转帐,讹称为其投资,或给予所谓的「贴士」,说服受害人购入股份。
《经济通》通讯社已检举及投诉相关广告,并会密切关注事件。有股评人表示,诈骗广告几年前已出现,但防不胜防。通讯平台、股评人都不胜其扰,有投资者更蒙受损失。
*曾有受害人向「真陆叔」追讨损失*
伪冒股评人诈骗广告的「主角」,都是大家熟悉的股评人资深股评人,陆叔-陈永陆亦是「主角」之一。真正的陆叔对《经济通》表示,曾有受害人突然在公开场合向他追讨损失,了解过事件来龙去脉后,原来受害人被骗了20多万元。他说:「受害人仍深信骗徒是我本人,希望向我讨回被骗的金钱」。陈永陆指,他曾报警备案,亦知道有受害人报案,但他认为警方难以追踪骗徒的去向;他亦担心假的消息会一传十、十传百,令自己的声誉受损。
他呼吁投资者,投资讲求自己思考、融汇贯通,亦澄清自己从未开班教学,奉勤投资者小心过滤网上广告。
*郭思治:我的友人也受骗*
另一位股评人郭思治形容,诈骗广告在社交网站是铺天盖地的,曾有相识了30多年的朋友亦误信骗徒是他本人,因而转帐了5万元予骗徒作投资。郭思治表示,他替受害人感到痛心,相信仍有很多受害人未有报案或追究。
他劝吁投资者不要相信过于投机的投资;诈骗广告仅会有股评人的照片或录音,但不会有真人露面并作即时反应,投资者可以此辨认股评人的身份真伪。骗徒或表示会退还投资损失的金额,郭思治指投资风险一定是自负的。
*熊丽萍:唯有提高警觉*
股评人熊丽萍则表示,她曾在社交网站作出澄清,但诈骗广告仍不断出现,担心并非每位投资者都可找到她本人求证广告真伪。她呼吁投资者要提高警觉,例如留意社交网站上的广告是否有「赞助」字样,或有机会是骗徒投放的广告;亦可比较股评人的评论风格,她表示自己从不会直接或「到肉地」劝吁投资者购买指定股份。
*网站营运者角色被动*
《经济通》通讯社总经理陈藻溎表示,公司网站及应用程式上的广告,有一部分是由广告营办商Google负责,骗徒只需开设一个帐户即可投放广告,甚至可指定将广告投放在财经网站上,精准针对投资者。
他表示,公司已安排人手监察这些诈骗广告,一有发现便马上检举及投诉。但由于Google未能从源头识别并阻截假广告,即使检举后广告下架,相关帐户被封锁,但骗徒仍可以转用其他帐号继续投放广告。因此即使不断检举,仍会有新的诈骗广告出现。他呼吁市民,如发现广告是直接转跳到去Whatsapp或其他通讯程式,应抱有怀疑态度并协助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