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谷歌,想当制药巨头
时间:2023-09-24 00:00:00来自:动脉网(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今年9月,谷歌满25岁,已在生物制药领域摸爬滚打整10年。

2013年,在首个医疗健康项目关停一年后,谷歌带着更大野心重返医疗战场。9月18日,谷歌针对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新型医疗保健公司CaliforniaLifeCompany(简称“Calico”)宣告成立。

这一次不再聚焦医疗服务,而着眼于生物制药。

这是科技巨头的一次豪赌。因为即使在互联网跨界医疗已成常态的今天,有勇气成立Biotech公司,向制药领域发起冲锋者,仍是寥寥。

Calico始于硅谷富豪们对“长生不老”的痴迷。2013年全球10大富豪中的3个——谷歌创始人布林、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亿万富豪尤里·米尔纳悬赏3300万美元,给最有希望的延寿研究;同一年,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大卫·辛克莱尔第一次在《细胞》上证实,提升NAD+水平,可使动物生理年龄年轻1/3。

随后,谷歌勇闯“无人区”,成立Calico。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时代周刊》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问:“谷歌能战胜死亡吗?”

很显然,十年之后的今天,谷歌仍无法给出答案。

但这十年,谷歌确实用从互联网赚来的钱,画出了一张巨大的生物制药版图。这张图上写满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狂热和执着。

于是,站在谷歌逐梦生物制药的十年之际,更现实的问法是,谷歌会是下一个制药巨头吗?

各自为战,AI合流砸下2.5亿美元组建Calico后,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对《时代周刊》说,“比起盯着不重要的投机交易,这才是我真正关心的事情。”

从此,谷歌在生物制药上的长跑开始,途中伴随谷歌医疗的分分合合。

第一次大进军,源于2015年的拆分,拆分后谷歌的医疗版图初现。2015年,佩奇宣布,谷歌将重组并成立新公司Alphabet。佩奇将与核心业务不大相关的GoogleX、Calico、GoogleVentures、Nest等全部以子公司的方式独立出来“放养”。

此次重组对谷歌影响深远。在医疗界,Calico不再“孤军作战”,而变为了和LifeSciences、GoogleX、Calico、GoogleVentures一起“百舸争流”。随后,这些子公司都迎来了一轮价值大扩张。15年年底,LifeSciences更名为Verily。

不过,当时佩奇也许并不知道,这种“各自为战”的思路也一定程度上为谷歌后来在医疗领域陷入泥潭,埋下隐患。

Calico成立之初,定位为“衰老研究领域的贝尔实验室”,专注于临床前的研究。建立了自己的自动化实验室,从2014年起和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长期合作,共同开发针对神经变性、癌症等衰老相关疾病的疗法。

而兄弟公司Verily主要关注临床技术的改进和早期药物的发现。大型药企开始与Verily合作,使用数字平台来简化和加速临床试验。同时GoogleX进一步深入医疗的研究领域,该项目希望运用基因数据和生物标记,能够从分子和基因水平来理解人类健康问题。2016年,Verily与GSK合作成立GalvaniBioelectronics,以开发“生物电子药物”。

于是,谷歌的生物制药梦起航。

第二次雄心勃勃出发,是3年后谷歌成立超大规模的医疗作战集群——GoogleHealth。

谷歌将搜索、云、谷歌大脑等业务的医疗板块,DeepMind的健康部门,以及Steamers团队拆分出来,统一纳入GoogleHealth,其中还整合了Calico的抗衰类技术。Calico的此部分业务专注于用AI来理解大型数据集,抵御衰老以及与年龄有关的疾病。负责重组的是,空降而来的医疗界大拿DavidFeinberg,并由他出任CEO。

此次改组,谷歌想集中发力“AI+医疗”的意图很明显。此后,谷歌医疗GoogleHealth、Verily、Calico三足鼎立。但遗憾的是,即使拥有了最豪华的团队,GoogleHealth的医疗之路仍风雨飘摇。甚至在领导层爆发了一场“技术”和“医疗”的大碰撞。

2021年公司解散时,内部人士表示GoogleHealth的现状是不尊重专业人士的结果,内部话语权失衡,导致“技术派”逼走”医疗派”。最终CEODavidFeinberg离职,GoogleHealth解散,相关人员各回各家。

或许正是这种“水土不服”,3年里,哪怕在谷歌内部的“AI+医疗”的竞速中,GoogleHealth也不见得占上风。

比如,Fitbit归于谷歌的设备和服务部门,而YouTube在2021年早些时候推出了自己的健康团队,以应对医疗错误信息。Onduo是一家专注于慢性病的虚拟护理公司,隶属于Verily,该部门当年还在以色列成立一个新的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包括,谷歌在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成就AlphaFold也不归属于GoogleHealth。

身陷这些尴尬境地,或许正是佩奇此前“各自为战”战略带来的BUG所致。旨在集团化作战的GoogleHealth,实际上并没有能力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

显然,初入医疗,即使是谷歌也必须交足学费。分散、重叠、纷繁的业务也让谷歌医疗一直难以合力发展,在医疗领域屡屡受挫。

根据2021年财报,当年谷歌医疗健康所在OtherBets板块亏损达53亿美元。

但在GoogleHealth的一地鸡毛中,谷歌的“AI+医疗”在各个部门疯长。

以2020年AlphaFold2.0的横空出世为里程碑,谷歌开始在AI制药界大展拳脚。

2021年11月,为了持续推动相关技术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