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王洁:已帮助全球客户减少4.81亿吨碳排放
时间:2023-09-15 00:00:00来自:其他媒体字号:T  T

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9月13至1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绿地外滩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本次大会由新浪财经、中信出版集团主办,老凤祥联合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公司事务及可持续发展中国区负责人王洁以“跨国公司如何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演讲。

国际能源署预计,要实现2050年1.5℃温控目标,全球每年减碳要达到100至150亿吨,大约是当前各国承诺减碳力度的3倍。并且,全球气温已经升高了1.2℃,若想实现控温1.5℃的目标,未来十年的转型速度非常关键。“所以说,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选题,更要全面提速”,王洁强调。

在此背景下,每个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要跑出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度”,先行者的引领和赋能尤为重要。王洁说,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成为这样的先行者与赋能者。

她介绍称,作为一家有着近200年历史、业务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企业,早在2002年,施耐德电气就已经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了公司的核心战略,并融入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目前,在施耐德电气的全球营收中,可持续影响力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73%。这说明践行可持续发展,同样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她指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赋能者,施耐德电气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创造社会价值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在商业层面推动可持续发展,也要努力赋能全社会。“商业赋能”与“社会赋能”两位一体,才能最大程度影响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

在商业赋能层面,首先是赋能客户。施耐德电气通过不断创新的绿色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帮助全球客户减少了4.81亿吨碳排放,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8亿吨。其次,也要赋能上下游供应链。据测算,供应链平均碳排放可达企业直接排放的5倍以上。并且,供应链上有大量中小企业,他们缺少减碳的技术与经验,亟需先行者来带动。第三,赋能合作伙伴。2022年,施耐德电气发布“减碳大师”计划,集结各行各业减碳先行者,一起打造绿色生态圈,影响和助力更多企业和个人在减碳之路上“有技可施”。

王洁也强调,可持续发展不仅仅需要商业范畴的努力。要实现更有效、更长期的加速,也需要赋能社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重视培养年轻人甚至下一代的理念和能力。

首先,培养年轻人的能力,为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王洁表示,职业教育可以培养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支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施耐德电气已经与全国80多所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了合作,受益学生近9万名,覆盖电气及能源管理、智能照明及楼宇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具有数字化知识的技能型人才。此外,施耐德电气也积极探索与大学的合作,帮助大学生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积极发挥绿色创新。

当然,施耐德电气也没有忘记播种可持续发展绿色的种子。“6-12岁是树立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我们也有责任引导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建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主动选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王洁表示,施耐德电气志愿者协会发起了“可持续发展少年课堂”项目,走进小学校园,让孩子们更加自然地了解并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他们将可持续发展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一起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相信,可持续发展虽然形势紧迫,但仍有径可循。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施耐德电气愿与更多企业携手,通过商业赋能和社会赋能的结合,产生‘共生效应’,加速可持续发展的正循环”,王洁说。

以下为演讲实录:

距“巴黎协定”已经过去八年了,我们是否仍走在全球升温1.5°C以内的正确路径上?国际能源署预计,要实现2050年1.5℃温控目标,全球每年减碳要达到100至150亿吨,大约是当前各国承诺减碳力度的3倍。并且,全球气温已经升高了1.2℃,若想实现控温1.5℃的目标,未来十年的转型速度非常关键。所以说,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选题,更要全面提速。

在此背景下,每个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要跑出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度”,先行者的引领和赋能尤为重要。跨国公司有着全球化的发展经验和国际视野,更早地接触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予以实践,更有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先行者,更有可能赋能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加速可持续发展。

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成为这样的先行者与赋能者。作为一家有着近200年历史、业务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企业,早在2002年,施耐德电气就已经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了公司的核心战略,并融入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目前,在施耐德电气的全球营收中,可持续影响力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73%。这说明践行可持续发展,同样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赋能者,施耐德电气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创造社会价值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在商业层面推动可持续发展,也要努力赋能全社会。“商业赋能”与“社会赋能”两位一体,才能最大程度影响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