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双碳”目标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各行各业都已陆续启动绿色转型和脱碳行动,绿色金融创新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此前,渣打银行与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转型路径》专题报告。该研究显示,制造业、道路交通、建筑业作为三大主要能源消费行业占大湾区2020年碳排放量的83%。据该报告估计,大湾区需要额外投资1.84万亿美元,通过降低化石能源比例、推动清洁能源转型、落实节能技术运用等措施,以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其中,约55%的投资需要用于这三大能源消费领域。
如何围绕大湾区各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特点加强协同合作、规划脱碳路径、布局绿色金融应用?
这既需要金融机构快速提升自身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携手客户在各行业尤其是高排放行业打造转型样本;同时也需要各方深度对接,由点及面,将一个个样本推及至整个产业链。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大湾区企业对于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渣打已协助多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完成了多项市场首单。我们期待继续通过多方合作,支持企业和机构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之中。
制造业当家,家电加速向绿
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内地80%的供应链企业和300多个产业集群,开展低碳减排势在必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亦有提出,加快湾区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在广东制造业跃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智能家电作为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不得不提的标签。广东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家电制造业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因此,大湾区智能家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依托绿色金融进行转型升级,也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与智能家电绿色转型同频共振的正是绿色金融探索的走深走实。2022年,渣打银行作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绿色结构顾问、联席账簿管理人和联席承销商,协助中国家电龙头企业——美的集团,共同制定《绿色融资框架》,发行了五年期4.5亿美元的高级无抵押绿色境外美元债券,创同评级同期限同行业历史最低发行息差。该项目更入选“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
据了解,该绿色境外美元债券,不仅是美的集团发行的首笔境外绿色债券,也是该行业内首笔境外绿色债券,建立了同业内的重要基准。更重要的是,该笔绿色债券在推出后便吸引了国际绿色优质投资者的踊跃参与,助力美的集团可持续发展项目,支持低碳化和能源可持续化。
此外,渣打还为大湾区另一个家电企业的两家子公司分别叙做可持续人民币协定存款以及可持续外币活期存款。作为一种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可持续存款能够在保证企业客户资金账户灵活性的同时,通过将其盈余资金投入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的项目,帮助企业参与并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道路千万条,减排上头条
在道路交通方面,私家车、轻型货车和中重型货车是大湾区碳排放目前的主要来源。
《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转型路径》报告指出,运输结构调整(加强公共交通、“公转铁”、“公转水”)在短期内(2030年之前)可以产生最大的减排潜力,而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将是中长期(2030-2060)减排的最大贡献者。
2022年1,广东汽车产量415.3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9.73万辆,同比增长142.3%,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份额约18%。大湾区集聚了多家新能源汽车核心企业及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
新能源自带低碳基因,叠加市场需求高、发展前景阔等因素,近年来不乏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上的关注。而如何通过可持续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出海”,协调境内外分支机构资源,帮助企业融资、降低风险、定位国际价值,日益获得市场竞逐。
作为汽车产业链的一环,总部位于深圳的格林美是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先行者。面对行业大势以及头部企业出海、吸引国际资本的需求,格林美携手渣打银行并充分发挥渣打集团的全球网络和绿色金融优势,为其子公司完成首笔3年期2亿美元的境外可持续发展银团贷款,有效补充了公司运营资金、优化了融资结构、降低了融资成本、拓宽了融资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率先完成的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此次银团贷款利率与贷款存续期间格林美的环境绩效指标相挂钩——KPI完成度越高,贷款利率将按设定幅度得到优惠调整,以此激励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体现了格林美践行循环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绿色承诺,也是渣打集团以实际行动为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光发热”灌注能量的新实践。
此外,渣打也在积极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中下游——包括原材料、电池、零部件、整车等不同环节的金融需求,为各个场景进行定制化匹配、设计和服务,以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绿色金融需求。
建筑绿起来,城市焕新色
从建材生产、建筑建造到建筑使用,从日常水电到制冷采暖,建筑用能结构如何优化等话题在湾区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