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报道
过去一周,受市场再次担心美联储加息幅度可能超过此前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跌1.93%,报13761.53点;标普500指数累跌1.29%,报4457.49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累跌0.75%,报34576.59点。
今年以来,美股市场表现较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表现强势。截至9月8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年内累计上涨31.48%。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金融风险增加在上半年对美股市场造成扰动,但流动性压力缓解叠加经济短期内保持韧性,均对美股构成基本支撑,美股市场表现较好。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迅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美股人工智能相关方向表现较好,科技板块涨幅居前,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当前,美股估值仍然处在相对高位。”陈雳称,短期内美股市场具备一定支撑,但还未企稳,美股市场下跌压力依然较大。考虑到美股仍面临着经济下行、通胀反复和政策利率维持在高位等风险,四季度市场还将波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美国市场资产价格波动主要受通胀影响。美股三季度基本处于高位震荡。一方面,美股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软着陆”有一定预期。另一方面,由于美国通胀尤其是核心通胀要回落至目标水平仍有一定距离,对于未来加息的风险犹存。因此,股市随物价和政策预期的变动而持续波动。
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Co.)市场主管科拉诺维奇(MarkoKolanovic)认为股票估值过高。他指出,投资者低估了央行紧缩政策的延迟效应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对经济的潜在打击。
美股后市或保持波动美国股市在8月初回落,原因是投资者开始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美联储将在更长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以试图抑制通胀。
但随着数据显示经济持续反弹,标普500指数已收复大部分失地,并且高于一些券商策略师给出的4300点年终目标位中值。
TreasuryPartners首席投资官理查德·萨珀斯坦(RichardSaperstein)曾预计,9月美国股市将继续波动,因为投资者消化了经济放缓的可能性。他建议投资者保持股票敞口,增持大型科技股和石油股。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UBSGlobalWealthManagement)美洲股票主管大卫·莱夫科维茨(DavidLefkowitz)指出,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23年收盘时预计在4500点左右。
NedDavisResearch首席美国策略师EdClissold表示:“我们认为我们仍处于牛市,年底前将触及新高,但这将是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
股市看涨的理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胀走软最终会推动美联储降息。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美国股市主管DavidLefkowitz表示,如果看到利率进一步大幅上升,股市将难以接受。
TallbackenCapitalAdvisors主管MichaelPurves称,通胀上升的迹象将打压推动涨势的大型成长型股的市盈率。
能源价格或推高美国8月CPI本周,美国将公布8月CPI报告。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斯蒂芬·朱诺和迈克尔·加彭称,预计美国8月CPI报告将比最近几个月更为强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能源价格飙升。
凯投宏观(CapitalEconomics)也指出,汽油价格的飙升将导致8月整体通胀率再次飙升,但预计核心通胀率仍将保持下降趋势。
陈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美国7月PPI同比和环比增速均较前值扩大。随着高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叠加工资和能源价格上涨仍存,预计美国8月通胀数据还将回升。
具体来看,近期受到澳洲罢工和OPEC减产消息的刺激,市场对能源供给的担忧情绪升温,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或将进一步加大美国未来的通胀压力,一定程度上再度抬高了通胀预期。
嘉信理财金融研究中心(SchwabCenterforFinancialResearch)交易和衍生品部门董事总经理兰迪·弗雷德里克(RandyFrederick)表示:“如果我们得到高通胀数据,我们将看到9月和11月的通胀预期立即升温。”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颖婷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近期美国通胀的结构看,供给侧通胀明显下行,需求侧通胀改善有限。疫情及俄乌冲突带来的供应压力对美国通胀产生的影响得到明显缓解,能源和交通运输成本大幅下降。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美国CPI和PPI均触顶回落,但CPI增速的下降幅度不及PPI增速,7月分别为3.3%和0.8%,较各自本轮通胀中的高位回落5.6个和10.8个百分点。2023年7月,燃料相关产品PPI同比下降22.9%,制造业和运输业PPI同比分别下降4.4%和4.6%,与去年超20%以上的同比上涨形成鲜明对比。
相比之下,需求侧通胀仍相对顽固,通胀向服务部门转移。2023年7月,美国服务CPI同比增速5.7%,其中运输服务、金融服务和住房租金的CPI同比分别上涨9.3%、9.3%和7.8%。商品方面,食品通胀虽有所放缓,但7月仍同比上涨4.9%。
“整体来看,目前市场对美国通胀走势预期大致保持乐观,并且货币政策收紧是应对需求侧通胀的有效手段,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有助于通胀进一步回落。”李颖婷称。
巴克莱英国(BARC)、美国银行证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