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见到他不到三分钟,就在想,啊,19岁的比尔·盖茨估计也就这样了吧!”
在YC创始人PaulGraham(格雷厄姆)的眼里,28岁的SamAltman与19岁的比尔·盖茨一样,名校肄业、特立独行、坚信世界可以被改变,利他主义与极致野心相交织,但Altman更为激进,野心甚至超过了硅谷能容纳的边界。
算起来,格雷厄姆是Altman第一位伯乐,2014年,Altman被格雷厄姆选中,担任创业孵化器CEO。而众所周知,Altman成立OpenAI后,找到了他的第二位伯乐:微软现任CEO纳德拉。
事实证明,Altman确实是一匹千里马,Altman接任YC孵化器CEO的5年里,开辟了多项新业务,带领YC总市值冲向约1500亿美元,投资网络覆盖4000多个创业园区以及1900多家公司。而时至今日,一直在双向极端评价中的OpenAI,也初步交出了成绩单。
8月30日,据外媒《TheInformation》消息,OpenAI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销售人工智能软件及其计算能力,将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毕竟早在3个月前,OpenAI还挣扎在“生死线”,印度新闻媒体平台AnalyticsIndiaMagazine的一份报告中称,OpenAI仅运行其人工智能服务ChatGPT每天就要花费约70万美元,OpenAI目前正处于烧钱的状态,若不加速自身商业化进程,很有可能在2024年底不得不申请破产。
这种推测并不是捕风捉影,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OpenAI营收约3600万美元,但这一年,他们花掉了5.44亿美元,也就说,光去年一年,就净亏5亿美元。
一直被喻为“吞金兽”的OpenAI突然开始有了规模化营收,这让所有人心生疑窦:Altman究竟变了怎样的生钱戏法?
更重要的是,OpenAI是大语言模型商业潜力的晴雨表,探寻OpenAI营收奥秘的同时,也揭开了人们期盼已久的,通用大模型商业化的“潘多拉魔盒”。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提振信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旦OpenAI的商业模式跑通,给行业树立了新的模版,预计很快,便会再掀起一波“百模商业化大战”,推着AGI火速进入第二阶段。
OpenAI的商业版图OpenAI从推出ChatGPT的那一刻,就以猎人般的毒辣目光盯上了商业化。
去年11月30日,GPT-3.5横空出世。仅两个多月后,OpenAI便火速开启收费模式,上线ChatGPTPlus订阅计划。
今年5月以后,OpenAI在商业之路上越走越远,频放“大招”:
5月15日,推出ChatGPTiOS应用程序。5月31日,全面开放了GPT-4第三方插件功能(plugins)。6月21日,被曝计划推出一个类似“Appstore”的大模型商店。6月23日,被曝计划推出ChatGPT版“个人工作助理”。8月29日,OpenAI发布功能完全对标BingChat的企业版ChatGPT。
(图源:OpenAI官网)
据OpenAI官网显示,目前,其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API为主的产品,其中包括可调用GPT模型、DALL·E模型(文生图模型);Whisper(语音识别模型)和为开发者提供的Chat(对话)、Embeddings(向量化)、Analysis(分析)、Fine-tuning(微调)功能;一类是以ChatGPT对话机器人为核心的产品,分为个人版和企业版。
基于OpenAI官网资料以及对公开资料的整理,光锥智能发现OpenAI目前主要有两大收入支柱。
首先是ChatGPT诞生以来,OpenAI最依仗的按API调用收费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几乎可以使用OpenAI所研发的多模态能力,贯穿底层大语言模型、模型部署、模型开发等过程,且价格也十分友好,每次调用只需几美分。OpenAI官方并未具体划分使用者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但据外媒报道,除了大量个人用户外,Jasper、Slack、Salesforce、摩根士丹利等知名企业都是其早期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收费模式之下,OpenAI还向其最大的“金主”微软提供了包括编码、GPT-4、文生图、ChatGPT等多项功能,并融入进微软云服务、搜索、办公软件等多款产品中。OpenAI能从中收益几何尚未可知,但以Azure云业务为例,微软使用上述OpenAI功能的成本与报价一致,同时,OpenAI的所有技术还在微软的Azure云基础设施上免费运行。
其次是以ChatGPT产品为主的订阅收费制。早期OpenAI以免费方式获取了大量的训练数据,也凭借此,在9个月内,刷新TikTok和Instagram的用户增长数据,成为最快达到1亿用户数的应用。
为微软“做嫁衣”、给用户“尝鲜”,毕竟不是OpenAI的最终目的。想要盈利就要找到提升付费率的方式。6月,ChatGPT用户数越过峰值后出现下滑,OpenAI便开始将经营思路从C端转向B端,试图“抢”金主的生意。
OpenAI方面表示,不少大型企业对其企业级新品感兴趣,自ChatGPT推出以来,已经被超过80%的财富500强公司团队采用,包括Block、Canva、雅诗兰黛、普华永道等大型企业也已提前试用了ChatGPT企业版的Beta版本。此后,OpenAI也将针对小型机构推出ChatGPT商务版本,并提供更多定制化选项。
据光锥智能了解到,ChatGPT面世以来,最令人期待的,当属企业版。在一直被诟病“数据隐私安全”之后,OpenAI对产品做出了调整。
ChatGPT企业版目前有OpenAI最先进的语言模型GPT-4驱动,企业用户拥有优先访问GPT-4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