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基金经理,10000字最新研判!
时间:2023-08-27 00:00:00来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前7月美国股市大幅飙升,标普500指数在过去七个月中上涨了21%,表现神勇。在跨境ETF中,多只纳指ETF年内涨幅超40%,仍高居榜首。然而,8月开始美国股市逐步拐头向下。

“8月魔咒”后,美股后市何去何从?哪些行业值得关注?接下来美联储加息节奏如何?美国通胀将如何演绎?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美股投资领域基金经理,分别为:

南方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基金经理张其思

国泰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监、国泰纳斯达克100基金经理朱丹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万琼

建信基金数量投资部副总经理、建信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基金经理朱金钰

景顺长城ETF与创新投资部总经理汪洋

华安纳斯达克100ETF基金经理倪斌

汇丰晋信沪港深基金、港股通双核基金基金经理付倍佳

创金合信基金经理刘洋

这些基金经理认为,后续需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AIGC为代表的产业创新浪潮。短期美债利率或在高位震荡,预计美股短期偏震荡,后市美股的分化格局有望延续,一部分有业绩支撑的科技公司还值得关注。

美股短期偏震荡

后市美股分化格局有望延续

中国基金报记者:据统计,30多年来美股素有“8月魔咒”一说,过去三周美国股市开始掉头向下。“8月魔咒”后,美股后市何去何从?

万琼:美国7月零售超预期,FOMC纪要偏鹰,大多数与会者认为通胀有上行风险,缩表进程还远未结束,可能需要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一致认为之后的决策依赖于整体数据表现,利率变动是最近美股波动的主要原因,本质上也是金融流动性的变化。技术面看,当前美股主要指数都接近超卖,纳指日线、周线和月线都已经处于支撑位上,预期将出现波动。

朱丹:展望后市,我们认为需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AIGC为代表的产业创新浪潮。美联储货币政策方面,核心通胀仍有顽固性,美联储可能会长时间维持较高的限制性利率,甚至不排除提升长期中性利率,这也是本周JacksonHole央行年会讨论的重点议题,美债利率的高位震荡可能对利率敏感的成长股产生扰动。

产业创新浪潮方面,目前美股科技股汇集了全球最头部的AI产业链公司,要关注未来几个季度AI技术和产品的推广能否为这些公司打开新的增长曲线,并带动估值的提升,同时需注意交易拥挤带来的股价波动。

朱金钰:历史上美股季节性特征相对明显,8、9月份大概率处于回调状态。今年8月以来,由于前期涨幅明显带来的止盈效应以及美联储缩表引起的流动性紧张,美股持续回调。展望后市,美国通胀的顽固或将使美联储难以放松货币政策,即“Highforlonger”,美国或将在明年二季度进入降息周期,美股存在先抑后扬的可能。

汪洋:历史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过去30年美股共有13次在8月录得下跌,而在这之后的一个月内只有近50%的概率美股录得正向收益,之后的3个月内美股大概率录得正向收益。

倪斌:八月以来,美股出现调整,主要由于十年期美债利率近期快速上行导致,这背后是国债供给的增加、美联储持续缩表以及海外对美债有所减持等因素共同引发。另外,叠加上美股本身积累一定涨幅,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短期美债利率或在高位震荡,但继续大幅上行的空间和概率都不大,预计美股短期偏震荡,后市美股的分化格局有望延续,部分有业绩支撑的科技公司仍值得关注。

刘洋:预判未来美股的走势,需要先了解现在的上涨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今年以来的美股上涨主要是纳斯达克的前15大权重标的中的科技股的上涨引领的。

而年初至今的上涨主要由两个因素推动,第一个是新技术的突破,尤其是AI领域的突破,使得这些科技巨头开始寻找与AI技术结合的应用突破,部分公司推出的AI应用已经开始落地,这是上涨的主导因素,目前来看可持续性强;第二个是估值的提升,去年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使得这些科技公司的估值普遍承压,去年下半年纳指PE跌到20倍水平,接近疫情爆发初期的最低估值水平,自去年年底加息幅度变小,今年以来加息节奏放缓,加息终点日渐清晰,整体估值水平缓慢恢复,目前纳指PE为27倍,处于近5年均值水平。考虑到疫情以来美联储货币宽松幅度较大,如果AI应用的落地缓慢,纳指将维持在该PE均值水平区间波动。

本轮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

中国基金报记者:7月美联储如期加息一次,对于本轮加息周期是否结束,当时美联储的表态模棱两可。您认为,接下来,美联储加息节奏如何?何时进入降息周期?

张其思: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当前的通胀回落速度超预期,对于股票资产是具有正面的作用。原因在于,本来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胀,现在通胀回落速度加快,美联储再过度加息来损害经济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这样的话让市场整体对于加息的预期有所下降,对于整个风险资产都是利好的。

中期维度来看,就要看整个经济周期。目前我们看美国的国债利率已经在5%以上,这在近20年都是比较高的位置。这么高的利率,对于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是难以承受的。年初的时候,我们判断3月份有可能停止加息,但是美联储一推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