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谈美股后市短期仍偏震荡 继续看好科技股
时间:2023-08-28 00:00:00来自:中国基金报字号:T  T

今年前7个月美国股市大幅飙升,标普500指数上涨21%。多只纳指ETF年内涨幅超40%。然而,8月开始美国股市调头向下。美股后市何去何从?

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美股投资领域的基金经理,他们是南方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基金经理张其思,国泰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监、国泰纳斯达克100基金经理朱丹,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万琼,建信基金数量投资部副总经理、建信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基金经理朱金钰,景顺长城ETF与创新投资部总经理汪洋,华安纳斯达克100ETF基金经理倪斌,汇丰晋信沪港深基金、港股通双核基金基金经理付倍佳,创金合信基金经理刘洋。基金经理们认为,短期美债利率或高位震荡,美股短期仍偏震荡;美股的分化格局还可能延续,部分有业绩支撑的科技公司值得持续关注。

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美股走势

中国基金报:如何看待美股的投资价值,影响美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万琼:二季度美股财报数据显示盈利高于前预测值,后续通胀的数据、美联储加息政策仍然是市场主要关注的因素。此外,还需关注金融流动性回落的情况,三季度的缩表、贷款到期、TGA增加可能会拖累市场流动性。

付倍佳:8月以来美股的下跌大部分可归因于长端利率的快速上行。一些老牌科技公司是股东回报策略的典型代表,未来风险点在于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技术迭代到盈利增长的传导需要一个过程,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美股盈利增长在未来半年或有下修风险。此外,收紧的金融流动性及较为拥挤的美股交易也是短期潜在风险。

朱丹:消费占美国GDP的60%~70%,消费动能直接决定了经济动能。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比较有压力的是制造业的PMI,即制造业周期。但最近制造业PMI出现反弹迹象,说明新一轮制造业的资本开支正在缓慢展开。

综合来说,我们认为美国经济近期不会出现衰退,对风险资产,包括美股、原油来说是比较好的宏观环境。

朱金钰:从盈利和估值两方面考察,美股盈利已止跌企稳,四季度或将实现正增长,市场对不衰退或者浅衰退已定价相对充分;估值上,美股整体偏贵。如果10年期美债利率冲顶引起流动性紧张或者美国意外进入衰退,美股可能迎来大幅回调。

汪洋:我们会从美股的业绩预期、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三个维度来分析美股未来的投资价值。从业绩来看,上半年开启的AI浪潮从下半年开始会逐渐体现在上市公司财报业绩中,提供基础算力支持的英伟的一季报和二季报都超出预期,三季度的业绩指引达到160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后面类似趋势还可能延续。AI应用方面的公司,如微软、Meta、谷歌等,当前正处在人工智能赋能初期,增量业绩将逐渐体现。

倪斌:宏观大环境仍有利于美股,但这一轮上行以估值提升为主,而当前美股估值不算便宜,继续扩张的空间有限。下一阶段影响美股的主要因素将更集中在企业盈利上。美国经济可能会在明年陷入浅衰退,对于股市盈利下调相对有限。当前需要关注的潜在风险点包括,全球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或导致美国通胀超预期上行;美联储持续加息并维持高利率环境,引发美国中小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等,这些事件一旦发生会对美股造成较大冲击。

较看好美股科技股机会

中国基金报:美股科技股后续是否还存在布局机会?

朱丹:美股科技股汇集了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公司和AI产业链公司,AI技术革命或为这些企业打开新的盈利增长曲线,带动估值提升。未来将持续关注美股科技股的盈利变化,这些将是驱动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朱金钰:今年美股分化严重,受AI技术进步影响,科技股巨头领涨,MEGA+股票几乎贡献了70%~80%的涨幅。下一次的布局机遇可能在于大模型应用出现突破和扩散,涌现出创新能力强的小型科技公司,叠加未来处于降息周期,或将会出现的指数行情。

汪洋:本轮美股科技行业走强主要源于美国科技创新周期和盈利预期的叠加。目前看,以上因素并无明显利空,继续看好美股科技后续机会。

倪斌:从二季报来看,大部分的科技巨头业绩超过预期,基本面与当前估值基本匹配。另外,美国经济增长压力逐步增加,倒逼美联储逐步走向宽松预期后,科技成长类股票或将更为受益。

张其思:科技进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个科技突破点在哪里,但可以确定的是,科技永远在进步。短、中、长三个维度对于纳斯达克指数都有支持作用。

刘洋:以AI为主的科技革命已经来临,划时代的应用虽尚未落地,但只是时间问题。科技巨头群雄逐鹿,后续哪家能够做出革命性的应用、硬件、软件或平台,就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宠儿。

关注美股科技、可选消费、生物医药等板块

中国基金报:美股市场中较为关注的行业或者板块是哪些?

万琼:可关注美股科技、可选消费等板块。考虑到AI革命趋势以及美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当前美股科技风潮可能仍将维持一段时间,龙头科技企业业绩较为坚挺;消费,尤其是可选消费表现比较强劲,超额储蓄及较高的薪资增速都对消费形成较强的支撑。

朱丹:美元方面,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从货币政策上对美元的支撑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