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绝世武功"
时间:2023-07-1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当大家都在猜测英伟达还有多少增长潜力时,美东时间7月13日,英伟达股价再度大涨4.73%,市值达到113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07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现在公司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大模型建设,最近我们采购的一批英伟达GPU马上到货,内部早已分配完毕。”近日,一家AI企业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描绘了芯片供应的紧张之势。

眼下,算力产业链正面临新一轮“缺芯”。产业链上的企业们要登上超高算力的舞台、要在AI江湖中立足,英伟达GPU是稀缺的入场券。

当A100和H100因为美国禁令而停供后,英伟达重新定制的800系列在国内被厂商疯抢,100系列的库存GPU价格也一路走高。有产业链人士告诉记者:“今年A100的价格涨了一倍左右,而一台带NVLink的八卡服务器,去年还不到100万元,现在可能需要170万元。”

更令人焦虑的是,价格高涨之下芯片仍难求,另一位产业链人士向记者表示,英伟达今年的GPU芯片需求或是往年的七八倍,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ChatGPT彻底引爆人工智能后,AMD、Intel以及一众GPU企业也一同上阵竞赛,但是短期来看英伟达地位不可替代。

在多位AI从业者看来,当前大模型的训练需求过于迫切,对性能的要求也很高,而GPU的适配和生态转移都需要很长时间,因此目前大家都优先选择英伟达,和其他厂商的测试验证也在进行中。

一场新的算力之战已经拉开帷幕,如果说算力是一个江湖,那么此刻英伟达就是一名绝世高手。它身怀加速计算的绝技,尤其在AI战场上一骑绝尘,似乎每一次都能精准地踏在浪潮的节奏上。从游戏PC市场、到深度学习的崛起、到云计算的普及、再到生成式AI的降临,英伟达的技术所向披靡。

然而,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201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说道:“15年来,我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我几乎都不用修改我的幻灯片。”他说,他预测不到人工智能何时来临,但无比坚信图形计算的优越性。

回头看,英伟达早已超越了GPU本身的概念,AI成为最大的标签,算力的绝世武功撑起了新的万亿帝国。

起步1993年,常年身披黑夹克的黄仁勋不顾分析师的劝阻,毅然决定和伙伴创立英伟达。那一年,黄仁勋刚好30岁,他面对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在1990年代,图形处理器、或者说图形加速卡领域群雄混战,上百家企业在场上短兵相接。

更重要的是,彼时图形加速卡并未受到重视,聚光灯都投射在CPU上。在1993年前后,意气风发的CPU战场上,算力主角是老牌传奇英特尔和AMD,双方正在酣战。

1991年英特尔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1993年英特尔又推出了80586芯片,为了与AMD芯片进行区别,又将其命名为奔腾;1991年的AMD推出了Am386微处理器系列,打破了英特尔的市场垄断,在1993年,AMD又推出Am486微处理器。

而在英特尔和AMD为代表的x86架构的CPU之外,苹果和Arm也已经联手进入芯片界。1993年,苹果推出NewtonMessagePad(牛顿机,PAD鼻祖),就首次搭载了Arm架构处理器。与此同时,苹果还和IBM、摩托罗拉结成联盟,来对抗“Wintel”,三者联合研发出芯片PowerPC,在1994年用于苹果的台式机上。

正如黄仁勋在近期的一场采访中所言:“30年前,个人电脑革命才刚刚开始,微处理器CPU开始起飞,当时大家认为CPU是解决计算的最好方式。”但是,黄仁勋则一直认为需要有加速计算。

后来,大家都逐渐知道图像处理、视频处理、游戏处理、计算处理等等都需要GPU,不过当时英伟达仍在苦苦寻求技术的应用市场。

幸运的是,英伟达很快找到了计算机图像和电子游戏结合的场景。在研发过程中,一家日本游戏公司世嘉向英伟达投来橄榄枝,愿意提供给700万美元的资金。

视频游戏的风口似乎就在眼前,当时PC和游戏是最主要的消费电子市场,英伟达赶上了班次。但是好景不长,英伟达在3D图像技术上选择了错误的路线,不能兼容微软制定的新主流标准,初代产品NV1最终销量惨淡,眼看着为世嘉研发的芯片也要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

如果不能完成芯片开发,公司将陷入绝境。黄仁勋在日前的演讲中也提到了创业初期的这次危机,最终他和世嘉说明实情,而世嘉竟然同意支付研发费用,拯救了在倒闭边缘徘徊的英伟达。

经历过此番波折后,黄仁勋在1997年提出了业界知名的“黄式定律”,其预测显卡性能每六个月就提升一倍,远超摩尔定律的速度。当年这更像是黄仁勋对外的一次宣言,是为自己定下的标准和目标,而现在这已经变成了现实。这也是黄仁勋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的“跑得快”,他说当道路很长时,跑得快是唯一的策略。

时运很快,英伟达迎来更大的转机。

1997年,英伟达推出的新款图形加速芯片RIVA129成功逆袭,开售后四个月内出货量就超过100万台。1998年,英伟达又和台积电牵手合作,在图形加速领域更上一层楼,在竞争无比激烈的PC和游戏市场上,英伟达快跑进入了决赛圈。

1999年,英伟达顺利上市,并率先提出了GPU概念,推出全球首款GPU——Geforce256。这是一款关键性产品,至此,GPU已经不仅仅是辅助CPU的角色,其出色的并行计算能力将提供更强劲的算力。

2000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