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陶氏公司张家港基地,化工巨头在中国如何减碳
时间:2023-07-14 00:00:00来自:界面字号:T  T

在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占地110万平方米的化工基地上,有年产12万吨的醇谜工厂、年产12万吨的组合聚醚多元醇产线,年产总和21万吨的硅氧烷装置和气相二氧化硅装置,一座世界级的气象聚乙烯催化剂工厂,以及复杂的有机硅下游产品生产线……这些陌生化学名词的最终产品,几乎遍布现代生活的所有方面。它们变身成洗护产品、地板清洁剂、冰箱保温条、汽车座椅的合成皮革、快递包装袋,甚至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幕墙上的玻璃胶。

6月下旬,陶氏公司在这块运营了20多年的化工基地上又启动了一条新生产线,这次扩建是陶氏公司与张家港保税区2020年签订的五年3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陶氏公司全球首席可持续发展官(CSO)兼环境、健康和安全(EH&S)副总裁安诚松(AndreB.Argenton)近期走访了张家港基地,他提到中国是陶氏最大的海外市场,而张家港基地是亚太区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2022年陶氏公司在全球销售额是570亿美元,其中103亿(美元)来自亚太区。这家化工巨头去年四季度的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在能源成本上升、通货膨胀等经济环境下,欧洲市场利润下滑。

即便如此,陶氏公司近期发布的ESG综合报告坚持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目前的全球形势给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带来了挑战和一定风险。我们会保持这个承诺,因为我们相信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安诚松在界面新闻专访中表示,陶氏不会因为目前的经济形势而修改制定的承诺和计划。

这份报告指出,至2030年,陶氏计划每年增加30多亿美元的基本收益,同时将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30%。减碳的方式包括工艺流程改造,持续采购水电、光伏电力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和上下游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有利于减碳或产品循环使用的解决方案。

在德克萨斯,陶氏还计划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为生产基地提供安全、清洁的核能电力和蒸汽。陶氏还在加拿大推进建设了一座采用CCUS技术的乙烯裂解和衍生物生产基地,计划通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以及清洁氢能,可以实现这座工厂的净零排放。

中国的减碳计划如何展开呢。陶氏减碳策略是从全球25个占公司碳排放量比例最高的工厂入手,在中国,张家港基地有着最关键的减碳任务。安诚松称,从现有项目来看,预计张家港在范围1和2的碳减排速度会是领先的。“中国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可以加速推动转型”。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也是企业ESG治理的重要衡量指标。在张家港基地,陶氏投资5000万元自建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可以快速进行消防救援、工业救援、防化救援、医疗救援。在应急中心的园区地图上,可以看到标示出的重大危险源位置,旁边注释着不同产线的产品、特性、储量、消防方案。这支经过专业培训的特殊消防队,会和各工厂工艺处置队队员协同响应突发事件。

在化工企业日常运维的设备管道检查和维修环节,陶氏张家港基地已经逐渐将一部分工作交给机器人负责。爬壁机器人,可以在高空设备和管道外壁检测腐蚀变化,小型无人机则可以携带摄像头等传感器在罐体等封闭空间中四处查看内壁是否有磨损或裂纹。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来自于陶氏位于上海的亚太区数字化智能制造中心,这些新的开发已经帮陶氏在过去五年节省了大约600万美金的检修维护费用。

今年5月底至6月初,联合国政府间塑料污染谈判委员的第二次会议完成,减少塑料废弃物成为热门议题。陶氏是全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公司之一。这家化工巨头的态度将决定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减碳进度。

陶氏的策略是从产品设计环节开始,采用便于回收利用的塑料包装产品,然后推动产业协同进行产品回收,推动循环经济。比如在中国,陶氏和立白合作,用研发的创新材料做洗衣凝珠;和纳爱斯合作,采用了可回收的全塑牙膏管。到2035年,陶氏计划将用于包装应用的产品实现100%可重复使用或可再生利用。

在这次专访中,安诚松提到另一个有意思的趋势,即在陶氏的创新产品目录里,会发现来自清洁能源产业的客户需求在增长,成为中国市场最具活力的一个板块。

这家亲历了全球化工业发展历史的企业是怎么看可持续议题的?以下为采访记录,刊发经过编辑。

【备注:范围一碳排放:指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的直接排放,比如锅炉燃烧消耗的燃料;范围二:企业外购电力、能源等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如员工差旅、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排放、废弃物处置等。】

界面新闻:陶氏公司在全球和在中国的碳减排计划是什么?

安诚松:首先在全球的减碳层面,我们承诺到2050年实现范围1,2和3排放的碳中和。

到2030年,我们的目标是将范围1和2的碳排放从2020年的3,500万公吨减到3,000万公吨,大约减少15%,而且同时我们还要增长20%的产能。

中国是我们在海外最大的市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承诺的减碳任务,在中国是同样的战略和任务。拿张家港举例,根据现有的项目来看,我们预计张家港工厂范围1和范围2的减排速度在全球是领先的。

陶氏在中国的工厂关于碳排放的情况和北美或者欧洲有所不同。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