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来发布AIGC课程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需提质增效
时间:2023-07-07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好未来打响了教培行业拥抱AIGC的第一枪。近日,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网校推出业内第一个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第一课》。

“这是一套面向青少年儿童的人工智能科普课程,让孩子体验与大模型的人机对话。”学而思编程业务负责人谢文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少儿编程市场较为成熟,很多少儿编程课程中都教授人工智能算法。但教培行业此番快速推出学习AIGC的专门课程,很大原因其实是教育行业在AIGC冲击下首先受到影响。

“AIGC将对教育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我觉得堪比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代际变化。”好未来CTO田密说。

拥抱AIGC的启示更在于,中小学要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我国人工智能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已经6年,但受制于课程方案落地和技术条件限制,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仍在路上。

大模型的教育应用谢文怡介绍,《人工智能第一课》推出了7个人工智能创作工具,引导学生创作有声绘本、创意海报、个性化表情包、登陆火星策划案等,讲授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推荐算法这3个AI底层知识。

比如,学员可以应用随材中的AI识物训练卡,训练AI引擎识别陌生事物,培养调用机器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比如,基于好未来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学员可以向机器提问,并与机器自动生成的内容互动。

谢文怡在发布现场要求机器“以暑假为主题即兴创作了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要有反转情节”,机器随即快速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阐述了小男孩和父母在暑期去海边玩耍,后来小男孩帮助村民清理海滩,拯救海洋污染的反转情节。

《人工智能第一课》只是一次试水,其形式是体量较小的专题课,更强调让学员动手探究,体验人机协作。学而思网校同时还宣布编程产品升级,推出编程、机器人、人工智能三大课程体系。

在体系化的少儿编程产品中,人工智能知识往往散布在Scratch和Python编程课程中,或者与程序设计、机器人、创客类内容相混杂。AIGC则给了人工智能教育独立化、体系化的新契机。

这是因为,教育是AIGC率先落地、率先冲击的重要场景之一。以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作为教育效率提升的工具,比如,Al可以帮助老师备课,自动生成课件;在线直播大班课中,学员答对问题后听到的主讲老师“某某,你好棒哦”的鼓励,也是Al自动生成的;Al还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替代辅导老师监测孩子是否在认真听讲。

田密认为,如今,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Al技术,可以真正解决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的难题。

以错题推送为例,现有的AI产品依靠人工和机器给题目打上知识点标签,生成知识图谱,当学生做错题目后,自动分析错误出在哪个知识点上,并推送关于此知识点或相关知识点的其他题目。

“这样的人工智能是一个专家系统,它提前设定了规则、策略”,田密说,“但这还不够细致,因为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是因人而异的”。

“知识图谱基本上是通过概念网络进行表达,这样的技术在信息检索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但是在教学、自适应学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得到证明。”翼鸥教育研究院院长李连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AIGC则是开放式的,大模型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几乎都可以根据上下文给出不同的回答,而不是限定在一些预先设定好的规则和策略上。

面对可能的颠覆性场面,教育行业必须拥抱AIGC。高途创始人兼CEO陈向东近日就表示,“我们结合一些大模型,慢慢发现更加容易做个性化教学。我们也在探索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产品体系,期待未来有一个比较大的进展。”

田密则透露,7月底,好未来将推出第一版自研大模型。“即使强如GPT-4,在一些学科上的表现也不够好,尤其是数学,因为这门学科更偏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这是当前的大模型技术比较欠缺的,因此,好未来决定自己研发大模型MathGPT,补齐大模型的理科生能力。”

技术迭代的速度有时极为惊人。2014年7月,高途组建团队自研视频直播技术,公司内部一片反对,因为视频直播当时只在娱乐行业有所应用,但短短10个月内,视频直播就开始在高途的产品中落地,不到2年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主流业务。

但从技术的可靠性来说,大模型应用还有路要走。“大模型非常惊艳,它对语义的理解很好,但是它也有虚幻的部分,有时生成内容的过程就很飘忽,在有的能力维度上方差比较大。”李连华说。

需要构建良好生态教培行业率先行动,推出了青少年AIGC课程,事实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主阵地在校内。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调研报告,我国是全球少数开设政府认可的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人工智能课程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即便在欧美和日韩,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覆盖面也不大。

教育界对ChatGPT的应用褒贬不一,美国纽约市教育部门2023年1月宣布,禁止全市师生在学校的网络和设备上使用ChatGPT,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塔斯马尼亚州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