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为何领涨:基于全球比较的逻辑
时间:2023-06-20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23年4月以来,日本股市在全球表现“一骑绝尘”。鉴于日本股市中的外资交易量高于本土资金,本篇报告重点讨论外资配置日股的考虑因素,基于“全球比较”逻辑提出四因素分析框架:全球风险偏好、相对融资成本、名义经济相对增速以及股票相对估值。

近期上述因素均出现了积极变化:一是全球风险偏好因美股“软着陆+科技牛”预期而上升,二是日元汇率因日美货币政策走向分化而走贬,三是日本经济在美欧衰退风险下“一枝独秀”,四是日股估值预期因“巴菲特效应”和“交易所督导”而抬升。然而,尽管短期外资配置日股的情绪高涨,本轮日股上涨的可持续性或值得质疑。

01

日本股市备受热捧

2023年4月以来,日本股票市场意外火热,股价持续攀升。5月19日,日经225指数升破30800点,超过2021年9月的前高(30670点),创下1990年以来新高;此后依然保持涨势,日经225指数于6月5日收盘站上32000点大关;截至6月16日,日经225指数收于33706点,已连续10周上涨。

纵向来看,近十年日股表现与日本经济的相关性有限。1980年代以后,日本股市表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1980年代,日本作为当时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高速增长,加上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日经225指数于1989年末一度接近39000点;1990年代至2012年,日本经济和股市同时陷入“失去的二十年”,1990-2011年日本名义GDP累计仅增长了21%,日经225指数累计下跌78%;2012年以后,“安倍经济学”登上历史舞台,日本经济虽不愠不火,但超宽松货币政策驱动日股重回涨势,2012-2022年日经225累计上涨209%,与同期标普500指数206%的涨幅相当。不过,同期日本名义GDP累计仅增长12%,远不及美国的63%。

横向比较,2023年4月以来日经225指数领涨全球,且成为鲜有的刷新2021-22年前高的股指。2020年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与流动性宽松,使得多数地区股票指数创下新高;但2022年地缘冲突爆发,加上全球流动性收紧,使大部分地区股市经历明显调整;2022年底开始,全球多数地区股市出现回暖,但日本股票的反弹力度和持续性最为亮眼。尤其2023年4月以来(截至6月16日),日经225指数累涨20.2%,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仅上涨12.0%,其他主要股票指数涨幅更小;与2020-22年前高比较,在我们跟踪的美、欧、日、韩和新兴市场合计6个指数中,仅日经225明显升破前高。

由上可知,日本经济自身的发展或股市“超跌反弹”逻辑,可能都不足以解释本轮日股的优异表现。我们认为,站在全球资金配置的视角,更有益于我们理解日本股票受捧的原因。

02

日本股市分析框架:全球比较逻辑

日本股市的外资交易量占比过半,外资流向对日股影响较大。日本证券市场国际化起步较早:日本于1980年修订外汇法、放宽了非居民的债券投资限制,1989年允许外资设立基金投资,1992年将门槛大幅降低,极大便利了外资对日股的投资和交易,之后外国投资者的数量占比和交易额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日本交易所中的外国投资者数量占比已升至30%左右,外国投资者交易量占比更超过60%。2005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对日本国内权益证券的买入规模走势,与日经225指数走势趋于同步。可见,外资动向较大程度上牵动着日股表现。

我们认为,海外投资日股采取的是“全球比较”的逻辑,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全球风险偏好——当全球风险偏好较高时,日股与大部分发达市场股票均可能受益;当全球发生较极端的风险事件时,日股与大部分发达市场股票均可能承压。日股和海外股市表现的同步性,较好地体现了全球风险偏好的共振效应。观察到,日经225指数与美股标普500指数、欧股STOXX600指数均有很强的相关性,2012年以来(截至2023年5月)日美和日欧股指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5和0.97。尤其是,日股与欧股的强相关性,体现了全球股票投资者对于“非美发达经济体”配置逻辑的相似性。当美股VIX指数走高时,日经225指数通常承压,这也是全球风险偏好水平决定日股走势的体现。

二是相对融资成本——日元汇率走贬意味着外资融资成本下降,往往能够吸引外资流入并提振日股。2004-2021年,日股和日元汇率呈现“跷跷板”走势。其中,2005-07年、2013-15年以及2016-17年的三段时期,日元汇率显著贬值并伴随股市走牛。而三段时期日元贬值的关键原因,是日美货币政策的“松紧差”:2005-07年美联储处于加息周期,日本央行维持“零利率”;2013-15年“安倍经济学”背景下,日本央行启动量化与质化宽松(QQE),力度大于美联储在2012-14年实施的第三轮QE;2016-17年,日本央行相继推出“负利率”、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等,美联储则开启加息。对海外投资者而言,日本宽松货币政策造就了相对便宜的日元,激发了外资对日股的配置热情。

三是相对名义经济增长——日本名义经济增长与美欧差距缩小时,日股表现较好;明显落后于美欧时,日股承压。在长期低增长、低通胀背景下,日本名义GDP增速水平长期低于美欧。1990年代以来,日本与美国名义GDP同比增速长期保持3-7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2012年“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本经济曾经出现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