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美股盘后,灿谷(NYSE:CANG)公布了本年的首季“答卷”。
在战略转型的背景之下,今年1月以来又遭遇波及全国的车市价格战,堪称是近二十年最惨烈的一次。在这么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灿谷交出的这份最新答卷质量倒还不差,令人有点惊喜。
2023年首季扭亏为盈,资产状况改善
其中,本季扭亏为盈是最大的亮点之一。财报显示,灿谷于本季实现总收入5.43亿元,环比增长11%;同期营业利润和经调整后净利润(刨除了股权激励费用)分别为5183万元、7877万元,均较去年同期大幅扭亏,这主要是新会计准则引致的摊薄收入增加以及资产质量改善带来的信用损失转回。
近年来,灿谷大力推进从车金融平台向车交易平台的转型。尽管车交易业务仍处于布局投入期,但灿谷的亏损并非是该业务导致,而是传统助贷业务被放弃后的余波。事实上,随着公司主动缩减助贷业务规模,这部分影响正逐步被消化吸收。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随着在贷余额规模的压降,风险敞口缩小,同时杠杆也将随之逐步降低。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灿谷的在贷余额为207.17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48.64亿元。其实,自2022年首季起,灿谷每季度的在贷余额减少规模基本在40亿元以上。
二是资产质量趋于改善,亏损幅度下降。财报显示,截至到今年一季度末,灿谷所有已完成并在存续期的贷款的M1+和M3+逾期率分别为2.33%、1.29%,均较2022年末有所下降。
完成战略转型
新车交易生态继续完善,二手车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除了扭亏之外,灿谷在业务发展和战略布局方面也向前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灿谷优车”APP(面向二手车交易)于今年1月上线,继去年6月“灿谷好车”(面向新车交易)APP上线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灿谷完成了以“新车+二手车”双平台驱动战略转型的完成。
1、新车交易生态继续完善,打好“三张牌”是关键
目前,车交易业务已是灿谷业绩增长的主引擎。财报显示,公司于今年一季度的汽车交易收入为4.3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79.2%。
今年一季度,“灿谷好车”共售出3867台新车,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其中,新能源车销量1713台,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44%。
由于汽车销售具备典型的季节性特点,一季度一般为销售淡季,再加上今年价格战影响,市场需求会有多低迷,可想而知。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13.4%。
另外,四季度往往是汽车销售的旺季,灿谷一季度的新车销量能与之持平,足以看出其新车销售业务足够的韧劲。
需要指出的是,“灿谷好车”主要定位于面向车商的全国B2B一站式服务平台。尤其是传统4S店流通体系之外的,针对车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找车难、运车难等痛点,凭借数字科技手段,采取自营+平台化的发展模式,整合新车、第三方车源及供应链等资源,帮助车商解决车源、资金及物流等问题。
从一季度数据来看,不论是合作车商数量,还是PV、UV等运营数据,“灿谷好车”平台均维持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3月31日,“灿谷好车”合作车商数达到10,469家,同比增长40.8%;“灿谷好车”总PV超过87.7万次,累计UV超过7.8万人。
结合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的信息而言,灿谷新车交易生态不断扩大的背后,离不开其持续打出的“三张牌”。
第一张牌:自营车
灿谷自营车由“灿谷好车”平台直接向主机厂采购,有价格优势,且可保障品质。同时,平台还能提供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确保交易便利和交付顺畅。凭借在自营车源上的优势,“灿谷好车”自推出以来便广获车商认可。
第二张牌:精细化运营,数字化提效
凭借车源敲开门,后续则需要更多元、优质的服务来留住车商。今年以来,灿谷对经销商进行分层,并持续细化产品和服务,以便更精准有效地解决中小车商的业务痛点和需求,真正助力其实现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例如,自2月中旬起,“灿谷好车”推出会员制度,将会员返利政策及车商分层相结合,提高服务产品的复购率和车商黏性。
今年4月,“灿谷好车”推出智能AI客服,实现不间断服务,提高车商服务效率和满意度,持续强化系统运营能力和效率。
第三张牌:完善交易生态,打造一站式车商交易服务体系
“灿谷好车”的多店铺模式也蓄势待发,通过吸引汽车行业优质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入驻平台开设线上店铺,为其横向拓展创造了可能。例如,4月“灿谷好车”已迎来首家三方服务商“锦鲤车装”进驻,公司预计下半年将上架精品频道,涵盖车饰品等丰富产品种类,帮助车商更好地服务C端客户,以达到盘客和锁客的目标。按照计划,两者将共同为入驻平台的中小车商提供车膜定制服务,丰富车商一站式交易体验。
公司表示,未来将借助大数据等数字科技,“灿谷好车”将继续深化多店铺发展格局,邀请汽车行业上下游更多商家入驻,打通中小车商与汽车服务提供商之间壁垒,实现全域资源共享,以数智化再造服务流程,进而实现双向赋能。
2、瞄准市场痛点、难点,提升二手车交易综合服务能力
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