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喜生物(GRCL.US):介入自免难提估值,"造血"虚弱仍是硬伤?
时间:2023-05-18 00:00:00来自:智通财经字号:T  T

去年11月,强生的BCMA/CD3双抗Tecvayli获FDA批准上市。作为全球首款靶向BCMA/CD3双抗,Tecvayli的上市显然备受关注。

不过市场关注的不仅是Tecvayli首款上市双抗的身份,还有其针对的适应症——4或5线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而这正是半年前刚获FDA批准上市的BCMACAR-T疗法产品Carvykti所在的适应症赛道。

实际上,由于在适应症方面,双抗和CAR-T疗法的重合率相当高。导致近年以来,多款双抗产品出现了与CAR-T疗法“抢食”的现象。不过双抗抢的并不是自体CAR-T的饭碗,而是异体CAR-T的饭碗,也就是近年来市场大热的“通用型CAR-T”。

从眼下的数据来看,受限于免疫排斥反应,通用型CAR-T与自体CAR-T相比,无论是疗效还是持久性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对于患者来说,选择通用型CAR-T无疑是“用疗效换时间”。而这便落入了与双抗的同一市场区间。

曾经替代自体CAR-T的商业逻辑被推翻,又落入与双抗进行市场竞争的局面,这就是通用型CAR-T现在的处境,也是今年以来亘喜生物这类公司估值长期被压制并一路走低的原因之一。

现货CAR-T商业逻辑“遇险”

对于亘喜生物来说,其最大的风险不在于技术壁垒被动摇,而在于其核心产品的适应症市场正不断受到冲击。

实际上,从临床表现来看,亘喜生物的产品表现力强劲。此前,GC012F已针对三项恶性血液肿瘤开展了临床研究,逾50例患者已接受了该治疗。在两项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和新确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研究中,GC012F展现出了快速、深入且持久的疗效,总体应答率(ORR)分别高达93.1%和100%。

今年2月,公司宣布FasTCAR-TGC012F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先后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批准,相关临床试验即将启动。

根据亘喜生物最新披露的Q1财报,亘喜生物Q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亏损1.52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公司研发支出为1.38亿元,上一季度为1.13亿元、上年同期为1.22亿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研究、开发和临床试验支出增加,包括与Seagen公司相关的许可费用。

从现金储备来看,截至3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12.78亿元。此外,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流动部分为1.22亿元,长期借款为4170万元。

可以看到,由于没有商业化产品,目前亘喜生物主要靠市场融资维持研发和运营,虽然目前现金储备较为充足,但缺乏造血能力依然严重压制了公司的估值,截至5月17日,亘喜生物的市值仅为1.49亿美元。

对于亘喜生物来说,尽快推动通用型CAR-T产品GC012F获批上市,才是释放估值潜力的关键举措。但如今不同以往,在GC012F针对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市场已然出现众多来自双抗赛道的竞争对手。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在ASH2022年会上,强生/杨森公布了其GPRC5D/CD3双抗Talquetamab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1/2期临床研究结果。数据分析显示,在接受过中位5线疗法的R/RMM患者中,在接受每周0.4mg/kg与每两周0.8mg/kg的talquetamab皮下注射给药后,ORR分别为74.1%和73.1%,且其中位缓解时间(DOR)为9个月或以上。总体来说,Talquetamab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血液肿瘤是双特异性抗体的“最热门”领域。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在研双抗逾800项,适应症包含血液肿瘤的双抗达到了155个,将近占到了20%。不难看到,多发性骨髓瘤作为在血液肿瘤领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已有多款在研双抗正在布局。

根据FortuneBusinessInsights的报告,2018年全球多发性骨髓瘤市场规模为约195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约310亿美元,预测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将为6.0%。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临床需求下,多发性骨髓瘤无疑是各大药企兵家必争之地。值得一提的是,双抗同样也是现货产品,与GC012F显然在同一竞争区间。

开拓自免赛道,前景几何?

亘喜生物显然也意识到了,靠单一的且竞争日趋激烈的血液瘤市场不足以撑起后续商业化的故事,于是也开始向自免市场靠拢。

5月16日,亘喜生物宣布启动GC012F针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试验。

关于CAR-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不是最近的新闻。

早在2022年9月,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FAU)的GeorgSchett教授团队等便在线发表在NatureMedicine的一篇文章报告了5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过CD19CAR-T细胞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且在17个月的随访期中未复发。该研究团队今年2月又在《柳叶刀》发表了CD19CAR-T治疗另一自免疾病——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的初步疗效。

去年11月23日,“CAR-T之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CarlJune教授在Cell期刊发表评论文章,进一步证实了CAR-T细胞治疗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非常有前途的效果。

今年4月10日,国产CAR-T药物瑞基奥仑赛注射液获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中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宣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