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一公民银行股份公司宣布,已经与FDIC(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完成硅谷银行(SIVB)收购谈判,收购原属硅谷银行的存贷款和其他资产及负债,至此差点引发新一轮金融风暴的硅谷银行危机暂时告一段落,但其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依然余波未了。
硅谷银行的储户们的存款保住了,但银行的股东们却几乎颗粒无收。2021年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SVBFG)股价和市值巅峰分别超过763美元和438亿美元,到如今(截至4月3日美股收盘价)股价不到1美元,总市值不到6000万美元,跌幅高达99.9%。
曾是美国第16大银行,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初创企业的重要贷款机构的硅谷银行,为何一夜之间崩塌?在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在反思硅谷银行危机的成因和教训时,对大洋彼岸的我们来说,又有哪些启示呢?
复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据公开消息,美联储对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的审查结果将在5月1日前公布。此前,领衔本次调查的美联储副主席巴尔在一份证词中表示,硅谷银行的破产主要源于管理不善,以及储户爆发性的意外挤兑,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和监督或需要加强。当然硅谷银行自身管理是危机的内因,但美联储货币政策“大拐弯”的外因,同样是危机爆发的关键因素。
硅谷银行主要服务于科技业和风投领域客户,银行负债端也主要来自这些客户的活期存款,相对于传统银行,储户的集中度非常高。新冠疫情发生后,为了刺激美国经济,美联储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流动性的驱动下,科技公司股价大幅飙升,融资市场也高度活跃,让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从2020年6月的760亿美元快速上升到约2000亿美元,增长近2倍。为了使得存款产生更高收益,硅谷银行选择将大量的现金投资于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等长期债券。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去10余年因为次贷危机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美国货币政策极尽宽松,潮水涨得大,持续时间长,但潮水退去得也很快,货币政策紧缩的速度大超市场预期。从2021年开始,美国进入“暴力”加息周期,当下基准的联邦基金利率升至4.75%-5%目标区间,创下了金融危机爆发前夕以来的最高水平,使得持有长期债券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量浮亏。
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科技股股价大跌,融资市场趋冷,导致依赖流动性支持的科创企业现金加速消耗,对硅谷银行的提现需求激增。为了满足客户的提现需求,硅谷银行无奈宁可承受损失也要低价抛售债券资产,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消息一出,股价暴跌,加大了储户和投资者对硅谷银行资不抵债的担忧,加剧了挤兑和市场恐慌情绪,最终导致硅谷银行的破产。
无独有偶,在和高科技公司高度绑定的硅谷银行倒闭同时,与加密货币高度关联的美国签名银行和银门银行也被监管部门宣告关闭。就在3月,全球最大的另类资管公司黑石集团也宣布违约震惊市场,背后原因也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不动产市场低迷,基金持有人赎回压力进而引发黑石不动产板块爆雷。
因为雷曼倒闭的教训,与上一轮金融危机时期的救助相比,这次美国政府反应速度更快,推出一系列补救措施确保储户存款安全以稳定人心,但市场恐慌情绪仍在蔓延。硅谷银行危机的教训和其引发的“余震”,对于我们来说,又有哪些启示值得借鉴呢?
启示一:利率波动是投资最大风险
金融业有个说法,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是“全球资产定价之锚”,是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的最重要参照标的和全球众多金融工具的参考基准。正如前文所述,硅谷银行的股东们是这次危机的最大输家,而让投资者们血本无归的关键变量就是美联储利率政策的急剧变化。
由于经济基本面和通胀水平的差异,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的概率极低,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是对港股有直接冲击。因为港币和美元的挂钩体制,港股估值的分母受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影响很大,从这轮美联储加息周期来看,从2022年3月之后的半年里,香港恒生指数的最大跌幅达到了30%。
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目前中国内地银行美元存款利率也水涨船高,部分银行甚至高达5%以上。笔者身边有些长期持有B股拿分红的朋友,也转而卖出B股选择美元存款,一方面存款利率已经超过了股息率,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分红存在不确定性。
对中国居民而言,利率对房贷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统计,目前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从5.57%降为4.17%。以按揭贷款100万元,贷款期限30年,等额本息方式计算,前者累计还款金额为205.99万元,后者则为175.42万元,差额达到30万元,是贷款金额的30%。这也是出现提前还贷潮的一个重要原因。
启示二:社交媒体时代风险传导加速
让人们震惊的是,硅谷银行危机爆发的速度。3月8日,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突然宣布:低价出售价值210亿美元的可变现资产(亏损18亿美元),发行可转债筹借150亿美元资金,以及紧急发售新股筹资22.5亿美元。3月9日,硅谷银行的客户集中提现,当日夜间银行现金结余已经变成了负10亿美元,3月10日就不得不宣告破产。
公告仅仅2天时间,硅谷银行就轰然倒塌。这一速度,大大快于